唐太宗的治國思想是什么 唐太宗的治國思想有哪些
分類: 百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4-05
閱讀 :221
1、任用人才: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后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此外,李世民亦不計前嫌,重用建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人才濟濟。 2、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間使隋制更趨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續(xù)了三省六部制,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并收三省互相牽制之效;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十個監(jiān)區(qū)(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農(nóng);均田制、租庸調制、科舉制等皆有所發(fā)展。 3、從諫如流:李世民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即位后盡力求言,他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其中魏徵廷諫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陳皇帝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fā)生了使李世民尷尬、下不了臺的狀況。 4、河清海晏:貞觀時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會夜不閉戶,道不拾遺。那時的中國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職,人民安居樂業(yè),不公平的現(xiàn)象較少,中國人心中沒有多少怨氣。豐衣足食的人不會為生存鋌而走險;心氣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極端,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