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陀螺的原理與『千千』相同,然而,是否源自千千已無法考證。明朝時陀螺已是兒童的玩具,根據(jù)記載,那時的陀螺是木制的,實心無柄,需用繩子繞好,一拍一抽,陀螺便在地上無聲的旋轉,再繼續(xù)用繩子鞭它,便可轉個不停。
目前,在臺灣的陀螺至少有化學塑膠陀螺、鐵陀螺和木頭陀螺三種。
【化學塑膠陀螺】塑膠制的陀螺玩法簡單,有的像『千千』那樣用手旋轉的,有的附帶一把固定器,鎖上陀螺中心圓釘,旋轉固定器發(fā)條,一按,陀螺便順勢疾速旋轉挺立,這是幼齡兒童所玩的玩具。
【鐵陀螺】鐵陀螺比較特殊、少見,由頂面看,不到三公分半寬,就像六瓣花朵當中凹陷;由側面看是三角錐形,上邊平,下邊尖,高約一公分。比賽鐵陀螺時,用一個馬糞紙的硬紙盒,把中央稍稍弄洼陷下去,兩人使力將各人的鐵陀螺抽向紙盒,兩只陀螺會邊轉邊滑向中間低洼處,施力大的便會把另一個彈出紙盒外去,陀螺被彈出的人算輸。
【木陀螺】木陀螺相當普遍,玩具行、藝品店都可以買得到,但也可以自已做;把一截圓木修成上圓下尖的陀螺形後磨光,在尖端釘進一根鐵釘,再用鐵鉗截去釘帽,把露在陀螺外約一公分的鐵釘敲扁,磨光便完成。釘子制作可不容易,針形的釘子適宜旋轉,長菱形的『劍釘』旋轉和劈打都適宜,而三角形的「斧頭釘」則只專用來劈打別人的陀螺,自已不會旋轉。抽陀螺用的繩子則要結實而不滑動。抽陀螺有水平和垂直兩種方法,水平的玩法是彎身從身後把陀螺往前拍,再一拉陀螺,沿地水平前進旋轉;垂直的玩法是把陀螺從頭上高空用力邊抽邊打下地,陀螺從上而降,旋轉不停。
此外,還有一種人人都可DIY的紙陀螺,不但好玩,也更具創(chuàng)意。
【紙陀螺】制作時準備免洗竹筷一枝,一頭削尖,竹筷長度約為六公分,并裁切五塊圓型硬紙板,直徑分別為十公分的一張、六公分的兩張、四公分的兩張。五張圓形紙板的圓心以鐵釘穿透,由上而下,以四公分的、六公分、十公分、六公分、四公分圓紙板排列,對齊圓心,再以口紅膠黏貼;然後將削尖的竹筷穿透圓心。最後彩繪圓形紙板,美麗的紙陀螺終於大功告成了!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