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陽極氧化處理的第一個關(guān)鍵是要把物件用鋁或鈦金屬線緊密的接掛起來。
【步驟一】
先將物件清洗去污,然後浸入氫氧化鈉溶液30秒至2分鐘,取出後以清水洗滌,此時對物件表面會有含鹼殘留物,因此,需放在含有硝酸的稀釋液里浸泡約20秒,以便除去殘留物。硝酸稀釋液的濃度不要超過20%,硝酸是毒性很強的化學(xué)物,所以即使經(jīng)過稀釋,在使用時仍要很小心。經(jīng)過硝酸浸泡後,需要再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後就可開始陽極氧化處理的過程。
陽極氧化所使用的電解液是硫酸和水的稀釋液,硫酸的比例是15%,因為它會釋放出毒氣,所以要在通風(fēng)良好的地方。調(diào)配時一定要把硫酸慢慢倒入水里,溫度要控制在18℃-20℃,千萬不要超過20℃,否則物件表面可能會產(chǎn)生溶解現(xiàn)象。
【步驟二】
物件必須很緊密的綁在鋁或鈦線上,然後通上直流電;小型物件通常使用電池就夠了。陽極接在工作物件上,而陰極則接上鉛板。整個陽極氧化的過程約1小時,經(jīng)過處理後在表面可以形成20micron的厚度。
【步驟三】
陽極氧化後,取出物件置於流動清水中沖洗15分鐘。水質(zhì)在陽極氧化處理中也非常重要,通常在清水中清洗15分鐘後把物件再放入蒸餾水中浸泡,使物件不會留有任何雜質(zhì)。在陽極氧化後表面會形成20micron的細孔類似砂結(jié)晶的東西。
【步驟四】
接下來就可以把染劑填進細孔,這種染色的過程和染布很類似。調(diào)配染液時,不同顏色的染料比例也不同,原則上1公升水配0.5-12公克的染料。因為染料的分子非常細微,要注意不要把染料吸入身體。通常染液的溫度大概控制在60℃左右,但是對灰色或黑色的染料溫度要降到60℃以下。陽極氧化處理過程,物件與掛具接觸很好時,那麼物件放入染液時很快就能吸收染液;如果在處理過程中有瑕疵,染液就無法完全吸收,呈現(xiàn)飽和狀態(tài)。染色後同樣要在蒸餾水中清洗。
【步驟五】
染色後必須做封口的步驟。用蒸餾水加溫至100℃後,在里面浸泡約1小時,而且必需維持沸騰溫度。封口之後再把物件放在清水中浸泡,目的是要清除表面輕冷卻後產(chǎn)生的水紋。
【步驟六】
物件組合前可以先用白蠟涂在表面,作保護處理;如果作品由許多不同的物件組成,就要先一一經(jīng)過陽極氧化處理染色後,再把這幾個物件組合起來。也可以在一個物件上染兩種以上的顏色,做法是在封口後先將染好顏色的部份上蠟,以防止它被染上其他顏色,此時蜜蠟具有隔離染料的作用,接著再做一次陽極氧化處理,然後再染第二種顏料。
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xué)藥品或材料如氫氧化鈉硝酸等都可重復(fù)使用,使用過的溶液里都含有鋁的分子結(jié)構(gòu),因此不要全部倒掉,最好留一部份。另外這些容易都是酸性,所以在倒掉前要先經(jīng)過酸鹼中和處理以免造成污染。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