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古蹟名稱:元清觀
古蹟?shù)燃墸旱诙壒袍?p>建立年代: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
古蹟位址:彰化市光華里民生路207號
壹、歷史沿革
元清觀興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集資創(chuàng)建,隨後受到地震災害使得山門與戲臺損毀,戲臺自此不曾再興工修建,且未有足夠經(jīng)費,由陳元吉等發(fā)動募捐,在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方才完工,其建筑格局完備,但是卻因日治時代拓寬馬路而拆除元清觀現(xiàn)右側約五分之一,致其失去完整性。-四十五(西元1956年)年前後再由市公所略加整修,而民眾發(fā)動捐款修筑正殿及神像,之後在-六十四年(西元1975年)重新修繕山門與屋頂。但是在尚未立定古蹟這一段時間,大批的違建戶占住廟內(nèi),造成許多石雕與木刻遭受到嚴重破壞,一直到-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市公所與違建戶達成搬遷協(xié)議,并著手整修,於-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一月完成,而元清觀也順利於-七十四年(西元1985年)八月十九日公告登錄為二級古蹟,但是到-八十八年(西元1999年)的921地震也出現(xiàn)嚴重受創(chuàng)而加緊修復。但是卻在-九十五年(西元2006年)四月九日深夜發(fā)生大火,正殿幾乎被燒毀,重要文物如古匾和蟠龍柱大多都已付之一炬,除了後殿損傷較輕微,其他大多已經(jīng)燒毀,損失難以估計,文建會也已經(jīng)盡速派員踏堪進行評估 。
建筑特色
元清觀為一宮殿式建筑,建筑格局為五開間三進兩廊,座向西朝東略偏北,其前後三殿,依序有廣埕、五門殿、戲臺、回廊、拜殿,其面寬縱深,具有五門兩翼添有八字短墻,與鹿港龍山寺五門外墻相似,其格局狀闊可見一斑,但是卻因日治時代拓寬道路遭受破壞,正、後殿右側部分有若干殘損。
元清觀建筑外觀上,其中央三開間為歇山頂,兩側梢間為斷檐。而前殿後接戲臺,為加角柱的卷棚歇山屋頂,正殿是帶拜殿的歇山重檐建筑。
元清觀建筑結構以精美木結構著稱,如前殿有以象形為題材的斗座、具設計感的龍拱板、和出挑的翹上有精美的雕刻。且正殿正面柱上采「計心造」斗栱木架的做法,而兩側出斗采「偷心造」,顯示出元清觀在木作上的特色。
元清觀古文物有位於中門前一對青斗石雕成的石獅,具備精巧造型與細致雕工的特色,而前殿正面開五間,門簪由中央至兩側,依次為龍、獅及蟾蜍等雕刻。元清觀內(nèi)的古匾「溫陵福地」主要紀念當時泉州府晉江縣的-者,且尚有清代留存下來的「德尊三界」、「尊於無極」等匾。
元清觀主要供奉玉皇大帝,配祀張?zhí)鞄?、玄天上帝?p>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李奕興 《古來的天地—彰化縣古蹟導覽手冊》,彰化: 彰化縣文化中心,1995臺閩地區(qū)古蹟資訊網(wǎng):sowf.moi/2/cgi-bin/c-.asp?Xrade=-004
下一篇:劉興欽漫畫暨發(fā)明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下營鄉(xiāng)產(chǎn)業(yè)文化展示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