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基隆嶼為一大塊巖漿凝固而成的「脈狀火成巖體」,約在一百萬年前形成,與遙遙相對的基隆山、金瓜石等,同為琉球島弧系統(tǒng)於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到中期所噴發(fā)的火山群,巖性為石英安山巖,含粗粒石英顆粒與大顆六角柱狀黑云母斑晶,最大可達2公分,十分稀有。堅硬的火山巖形成一片以斷崖、陡坡為主的地形,幾無平地。遠觀基隆嶼,仿如鯨魚般優(yōu)美的拋物線外型使其成為基隆八景之一。
基隆嶼由於面積狹小,又山勢陡峭,自古以來少有人居住,但卻是黑潮交會魚群豐富的良好漁場,盛產(chǎn)白帶魚、鎖管等漁產(chǎn),基隆嶼海域也是有名的磯釣場,魚類多達30余種,夏天的夜釣白帶魚活動,頗受游客喜愛。
基隆嶼早年為-重地,今島上仍有駐軍,西岸設-頭,島上遺留的日軍殉職碑、燈塔、土地祠等,可一探其人文歷史。基隆嶼上茂密的植被與特有種動植物─例如罕見的火山螃蟹,更增添基隆嶼豐富的生態(tài)景觀。近年基隆市政府在島上興建登山步道及旅客服務中心等設施,環(huán)游島上步行約1小時。游客沿著木棧道踏訪,島上原生植物就在步道兩旁展現(xiàn)自然生態(tài)之美?!?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