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南化鄉(xiāng)在大正9年之前分屬不同行政區(qū),如明治29年(-6年)屬臺南外新化南里、楠梓仙溪東里、楠梓仙溪西里;明治34年(1901年)分屬臺南外新化南里,楠梓仙溪東里及蕃薯寮廳楠梓仙溪西里;明治42年(1910年)臺南廳外新化南李、楠梓仙溪西里及阿猴廳楠梓仙溪東里。光復後-35年(1946年)改稱為臺南縣新化區(qū)南化鄉(xiāng),轄有南化、中坑、西埔、東和、小侖、北平、玉山、北寮等八村。但因玉山村轄境過大,占全鄉(xiāng)面積的2/3以上,後於-54年(1956年)5月4日關山村由玉山村原西阿里關大字部分分設獨立,共設九村 。
南化鄉(xiāng)在370余年前有來自閩南各地的-陸續(xù)開發(fā),最早入墾的聚落在現(xiàn)今南化街附近。南化舊稱南莊,為崇山峻嶺之地,雍乾時期-入墾此地,漸聚成莊,清代劃設為內新化南里之境,最慢在同治年間(19世紀中葉)已形成南莊街;南化鄉(xiāng)以前叫做內新化南里,後來簡化改成南化。林、陳、黃、張、李是五大姓氏,世居住民是福建泉州人 。
南化鄉(xiāng)與左鎮(zhèn)、玉井、和楠西等三鄉(xiāng)合稱為山區(qū)四鄉(xiāng),位處嘉南平原東部菜寮溪上游的溪谷中,全鄉(xiāng)大多為山區(qū),山地屬阿里山山脈的分脈,屬於相當顯著的沖上斷層山地,有東烏山嶺山脈與霍比亞湖山脈,為中新世汐止群中南港砂巖以上部分地層而成。主要山地有臺南縣第二高峰三角南山(1187M)、竹子尖山、大烏山及內烏山。
該鄉(xiāng)亦有平埔族裔分布,由日治時期戶籍資料可知該鄉(xiāng)平埔族群的分布與特色。菜寮溪三莊為新港社系,西大丘園為平埔族四社系居民,而在其間的北寮、竹頭崎二莊,為此二社系的過渡地帶。即主要分布於南莊的火燒寮、南莊街、蘇貞埔、鏡面,菁埔寮的心仔寮竹仔尖,北寮的楠梓腳…等。但全鄉(xiāng)祀壺的公廨,僅剩菁埔寮莊的心仔寮一處而已。平埔族中以鄂氏82人最多,其次為李、東、池三氏 。
大正4年(1915年)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人,利用南化鄉(xiāng)偏僻地理,於此對-人。羅俊被捕後,余清芳和江定於是-潛入後崛仔(現(xiàn)今關山村)山中,并決定提前舉事,攻甲仙支廳、南莊、焦吧哖等日警派出所,此即焦吧哖革命事件。因此,玉山村、關山村等處處留有義軍營地,戰(zhàn)場等值得憑吊的遺跡 。
參考資料
下一篇:南港系統(tǒng)交流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卓蘭鎮(zhèn)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