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鼠李科(R-amnaceae)棗屬(Zizip-us)
別名:棗、棗子
印度棗原產於印度、緬甸和中國云南一帶,在巴基斯坦、孟加拉、澳洲與非洲等地也有野生種分布。至於,印度棗在何時傳入-已不可考,但確定的是日治時期-已有栽種,而目前栽種產區(qū)多集中在高雄、屏東、臺南和嘉義等地。
印度棗的主根與側根非常發(fā)達,主干的樹皮粗糙,褐色或紅灰色,枝條上具托刺;葉互生,橢圓形至長卵形,葉面深綠至淺綠,光澤,葉背則披白色柔毛;花為聚繖花序,腋出,有8~30朵小花,-至黃綠色;果實為卵形至橢圓形,綠色至淺綠色。
印度棗的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和鉀、鈣、鎂、磷,可供鮮食外,也可加工制成蜜餞或乾果。常見的品種有:
1. 高朗1號(五十種):產期11月到隔年2月。果實為卵圓形,黃綠色,果重約100~130公克。
2. 蜜棗:產期12月到隔年3月。果實為短橢圓或桃形,淺綠色帶光澤,果重約90~100公克。
3. 高朗2號(臺農1號):產期11月到隔年2月。果實為長扁圓形,綠色至淺綠色,果重約120~140公克。
4. 翠蜜:產期11月到隔年2月。果實為卵圓形,淺綠色具光澤,果重在110~130公克間。
5. 天蜜:產期11月到隔年2月。果實為卵圓形,果重約100~130公克。
6. 高朗3號:產期11月到隔年2月。果實為卵橢圓形,飽滿具光澤,果重約100~130公克。
7. 高雄2號:產期2~4月。果實為金-具光澤,初期果頭大尾小,肉質較粗,但中晚期果實呈長扁圓形,口感較細致,果重約130~150公克。
8. 高雄3號:產期12月到隔年3月。果實為圓錐形或桃形,金-具光澤,果重80~110公克,肉質細致,口感佳。
中文關鍵字:棗子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