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柏科Cupressaceae
別名:厚殼仔、黃檜、松羅、水古松
形態(tài)特徵:常綠巨大喬木,樹干聳直,樹高可達40公尺,直徑可達3公尺。樹皮紅褐色,縱向淺裂,裂片平直;枝條平展,小枝綠色。葉鱗片狀,三角形,先端鈍形,向地一側之葉間-甚少。雌雄同株,球果圓球狀,直徑約1公分,果鱗8~10枚,盾狀,-兩側具狹翅幾與-同寬。
分布:-特有變種。大多生長於本島中及北部海拔1300~2800公尺之森林中。常形成純林或與紅檜、鐵杉混生,稀與闊葉樹林混生。分布北自棲蘭山、拉拉山而延至中央山脈中段殆與紅檜一致。
生態(tài)特性:
目前,全球僅北美東西岸、-及-有扁柏屬(C-a-ecyparis)的植物,除北美西岸有一種沼澤型的扁柏外,其他三個區(qū)域都是溫帶山地森林里的高大喬木,各有二種扁柏存在(含變種)。這種特殊的地理分布,在植物地理學上稱為東亞北美間斷分布類型,其形成的原因,一般推測與地質時期陸橋的形成有關。
在-,扁柏屬的植物有-扁柏及紅檜兩種,一般通稱檜木,主要分布於海拔1,800至2,500公尺的山區(qū),北部山區(qū)則降至海拔1000公尺左右即有零星的扁柏出現,此范圍與-盛行云霧帶重疊,所以檜木林亦有”霧林”之稱呼。在這區(qū)域內,亦常出現如-杉、巒大杉、-紅豆杉、-粗榧等珍稀的伴生種,而這些物種在演化的歷史上是屬於比較古老的物種,因此檜木林可以說是-古老種群之大集合。
-扁柏為偏陽性的樹種,與紅檜有類似的更新機制,枯立倒木與崩塌地同為扁柏主要的更新場所,但扁柏的耐陰性以及對云霧的需求似乎較紅檜來得強,扁柏無需太大的林隙或倒木即能有小苗成長,在它分布區(qū)的山棱上亦不難發(fā)現扁柏的小樹。在天然族群的分布上,-扁柏較集中於-中部以北的區(qū)域,紅檜則較為廣泛;-扁柏之海拔高度分布通常較紅檜略高,但兩者亦時?;焐谝黄?。野外經驗告訴我們,紅檜與-扁柏的生育地略有差別,同一區(qū)域來說,扁柏生長於上坡棱線處,紅檜則分布在下坡溪谷地,中坡處則兩者混生。-扁柏在形態(tài)上與紅檜極為相似,在特微上-扁柏葉呈綠色,鱗片葉先端較鈍,球果圓球形及樹皮較粗厚,心材辣味濃厚,可資區(qū)別。
扁柏屬植物由於它具有的濃郁香氣,不受蟲蛀、千年不腐等極佳的木材特性,因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系貴重針葉樹一級木,是-最優(yōu)良的木材,所以向來為林業(yè)采伐的主要對象,太平山、八仙山、阿里山等著名的森林游樂區(qū)早年即為以砍伐檜木為主的林場,大部分的天然扁柏族群均己砍伐殆盡,僅存棲蘭山一帶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qū)由於保安林的劃設而幸免於難,為-現今僅存的大面積天然扁柏林。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