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英 名:Formosan mole
學 名:Mogera insularis insularis
分類地位:食蟲目 Insectivora 鼴鼠科Talpidae
形態(tài)特徵:頭體長約10~13公分,尾長約1~2公分,體重30~60克。身體背部為灰黑色,腹側顏色較淡,部份個體-呈黃褐色。為了適應穴居的生活型態(tài),-鼴鼠在外型上有許多的特化,例如:牠們的外耳殼消失了,眼睛甚小而視覺功能退化;筒狀的吻端長而突出,嘴巴周圍并長有長觸須;身體圓胖而略呈寬扁型,所披之毛發(fā)柔軟而致密;尾巴很短,末端生著長毛。前肢手掌特化增大,五指均具有爪,長而突出,善於挖掘土壤,這是牠們外型上明顯的特徵之一。齒式:門齒3/3,犬齒1/0,前臼齒4/5,臼齒3/3;總齒數(shù)= 42。
生態(tài)習性:-鼴鼠為-特有亞種,即一般俗稱的”悶鼠”。牠們是典型的穴居性動物,終其一生絕大部分的時間均在地底下活動覓食。喜歡棲息在土層深厚松軟的地區(qū),尤以農(nóng)墾地、河床地及森林底層最為常見。強壯的前肢、手掌及爪所挖鑿成的長條狀穴道,縱橫交錯,土層壟起於地面上,明顯而容易發(fā)現(xiàn),這也是證實牠們存在的最佳佐證。蟲食性,以土壤中之蚯蚓、蠕蟲為食。一胎可產(chǎn)3-4只幼仔。
棲地分布:-鼴鼠的分布相當廣泛,主要分布於-全島之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qū)。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