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性酸中毒處理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3-29
閱讀 :287
代謝性酸中毒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酸堿平衡失調。它主要是由于酸性物質積聚或產(chǎn)生過多或者是碳酸氫根離子丟失過多而引起的。那么代謝性酸中毒處理原則有哪些呢?接下來來為大家講解下吧。 代謝性酸中毒多見于原發(fā)病的基礎上發(fā)生,如糖尿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腎病和肝腎功能損傷等,或嚴重的腹瀉等情況下發(fā)生。治療處理原則主要是積極的控制原發(fā)病和糾正酸中毒治療,輸入堿性體液和生理鹽水等,改變血液細胞內電解質紊亂,在處理酸中毒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電解質紊亂的問題,如低或高鉀,低氯等情況,綜合考慮和選擇藥物。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首選藥物就是碳酸氫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在進入體液以后,可以離解為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與體液中的氫離子化合成為碳酸,再離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則由肺部排出,從而減少體內的氫離子,可以使酸中毒得到改善。而鈉離子留在體內則可以提高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增加血容量。碳酸氫鈉的應用應該根據(jù)酸中毒的嚴重程度,一般首次劑量可以給予5%碳酸氫鈉100~250ml不等,但應該注意碳酸氫鈉輸入不要過快,邊治療邊復查觀察,逐步的糾正酸中毒。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代謝性酸中毒處理原則的知識,希望可以對感興趣的您有幫助,關于代謝性酸中毒這方面的常識正在更新當中,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持續(xù)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