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相得益彰的意思◥
「相得益彰」之「彰」,典源作「章」。指互相配合、映襯,更能顯出各自的優(yōu)點。語本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鳌赶嘤吵扇ぁ?、「聚精會神」
◣相得益彰的典故來源◥
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據(jù)《漢書.卷-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褒》引)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剖符錫壤而-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圣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故虎嘯而(冽風)〔風冽〕,龍興而致云,蟋蟀俟秋,蜉蝤出以陰?!兑住吩唬骸革w龍在天,利見大人?!埂对姟吩唬骸杆蓟识嗍?,生此王國?!构适榔街魇ィ“?i>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11>,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1)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2)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圣主。(3)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卒年不詳。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nóng)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4)契: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兒子,生卒年不詳,堯時為司徒,封於商。音ㄒ|ㄝˋ。(5)皋陶:音ㄍㄠ?。啜@,生卒年不詳。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6)伊尹:名摯,生卒年不詳,商初賢相。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7)呂望:指周初賢臣呂尚,字子牙,東海人,生卒年不詳。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挂蛱枴柑埂]d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8)明明:明舉賢才。(9)穆穆:威儀盛大的樣子。(10)列布:排列分布。(11)聚精會神:心神聚合,會集眾人的智慧。見「聚精會神」。
◣相得益彰是誰的典故 相得益彰典故解析◥
「相得益彰」原作「相得益章」。「彰」,明顯、彰顯的意思,「相得益彰」是指彼此互相配合、映襯,更能顯出各自的長處?!稘h書.卷-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褒》中收錄王褒的一篇文章〈圣主得賢臣頌〉。內(nèi)容主要在述說圣主和賢臣之間的關系。他認為賢才是國家的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的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圣人和君子,正是圣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一旦遇到圣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guī)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圣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xiàn)出各自的長處?!赶嗟靡嬲谩惯@句成語就出自此處,指互相配合、映襯,更能顯出各自的優(yōu)點。
Xiang De Yi Z-ang
下一篇:黃袍加身的意思 黃袍加身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心一意的意思 一心一意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