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有名無實的意思◥
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nèi)容。#語本《國語.晉語八》?!鳌该桓睂崱?p>
◣有名無實的典故來源◥
?!秶Z.晉語八》1>叔向2>見韓宣子3>,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4>,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注解〕(1)典故或見於《管子.明法解》。(2)叔向:羊舌肸(ㄒ|ˋ),字叔向,春秋時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食邑在楊,或稱楊肸。羊舌職之次子。學(xué)問淵博,善於辭令。晉平公二十二年,曾致書鄭子產(chǎn),反對鑄刑書。(3)韓宣子:春秋晉國人,生卒年不詳。韓獻子之子,晉國六卿之一。(4)從二三子:跟隨諸卿贈送財物。二三子,指晉諸卿。
〔參考資料〕《管子.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則竟內(nèi)之眾盡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職致治,以安國家。亂主則不然,雖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雖有圣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國也。故屬數(shù)雖眾,不得進也;百官雖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故〈明法〉曰:「屬數(shù)雖眾,非以尊君也;百官雖具,非以任國也?!勾酥^國無人。
◣有名無實是誰的典故 有名無實典故解析◥
「名」指名聲、名義,「實」指實際的情形,名和實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實」,但是如果空有虛名,卻沒有實際的權(quán)力或能力,那就是「有名無實」了。在所引典源《國語.晉語八》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韓宣子。韓宣子是晉國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顯赫,但是他卻憂慮自己貧困。聽了韓宣子的話之後,叔向卻向他道賀。韓宣子覺得很訝異,便問道︰「我有公卿之名,卻沒有公卿之財,想跟各位公卿贈送財物都沒有辦法,你為何要恭賀我呢?」表示韓宣子雖然身為公卿,但是卻無公卿的財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類似的用法,說明一個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職,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nèi)容。
You Ming Wu S-i
下一篇:衣冠-的意思 衣冠-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慘不忍睹的意思 慘不忍睹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