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蚍蜉撼樹的意思◥
蚍蜉,一種大蟻。「蚍蜉撼樹」指大螞蟻妄圖以自我之力去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語或本唐.韓愈〈調(diào)張籍〉詩。△「螳臂當車」
◣蚍蜉撼樹的典故來源◥
※#唐.韓愈〈調(diào)張籍〉詩(據(jù)《全唐詩.卷三四○.韓愈》引)1>李杜2>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3>撼大樹,可笑不自量4>。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jīng)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注解〕(1)典故或見於唐.拾得〈詩〉。(2)李杜:指李白、杜甫。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家居四川綿州,唐代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游,其詩高妙清逸,世稱「詩仙」。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唐代詩人,有「詩圣」之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tài)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tài),故有「詩史」之名。(3)蚍蜉:音ㄆ|ˊㄈㄨˊ,一種大蟻。(4)不自量:指不知衡量自己的力量。
〔參考資料〕唐.拾得〈詩〉(據(jù)《全唐詩.卷八○七.拾得》引)我見頑鈍人,燈心柱須彌。蟻子嚙大樹,焉知氣力微。學咬兩莖菜,言與祖師齊?;鸺鼻髴曰?,從今輒莫迷。
◣蚍蜉撼樹是誰的典故 蚍蜉撼樹典故解析◥
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jīng)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并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并不茍同,於是寫了這首〈調(diào)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xiàn)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給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評價。認為李杜作品成就優(yōu)異,那些企圖詆毀李杜的人,就像是螞蟻妄想以一己之力搖動大樹,這是多麼可笑,多麼不自量力。後來「蚍蜉撼樹」這句成語,就從詩中「蚍蜉撼大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
Zuo Zuo Han S-u
下一篇:斬釘截鐵的意思 斬釘截鐵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深惡痛絕的意思 深惡痛絕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