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靡靡之音的意思◥
靡靡,頹廢-?!该颐抑簟怪割j廢-、足以使人喪志的音樂。語本《韓非子.十過》。△「-之音」、「桑間濮上」
◣靡靡之音的典故來源◥
《韓非子.十過》奚謂好音?昔者衛(wèi)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稅車而放馬,設(shè)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說之,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我聽而寫之?!箮熶冈唬骸钢Z。」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之矣,而未習(xí)也,請復(fù)一宿習(xí)之?!轨`公曰:「諾?!挂驈?fù)留宿,明日而習(xí)之,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曰:「有新聲,愿請以示?!蛊焦唬骸干啤!鼓苏賻熶福钭鴰煏缰?,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之聲,不可遂也?!蛊焦唬骸复说擂沙觯俊箮煏缭唬骸复藥熝?i>1>之所作,與紂2>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xùn)|走,至於濮水3>而自投,故聞此聲者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其國必削,不可遂?!蛊焦唬骸腹讶怂谜咭粢?,子其使遂之?!箮熶腹木恐?。
〔注解〕(1)師延:古代樂師,生卒年不詳。其樂可感天神,能聽眾國之樂審其興亡。商紂時被拘於陰宮,後周武王伐紂,師延自投於濮水。(2)紂:名辛,生卒年不詳。為帝乙的兒子,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史稱紂王。後因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戰(zhàn)於牧野,紂軍敗,-於鹿臺。(3)濮水:古水名,約在今河南省滑縣與正津縣境,現(xiàn)已湮沒。
◣靡靡之音是誰的典故 靡靡之音典故解析◥
「靡靡之音」原作「靡靡之樂」。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的韓國諸公子,他眼見韓國國力衰弱,竭力主張使用刑術(shù)法治來達(dá)到富國強兵的目標(biāo)。他屢次上諫韓王,均不受重視,因而發(fā)憤著書,即成今日之〈韓非子〉,表達(dá)自己的治國理念。其中〈十過〉一章在闡述君王如有十個重大過失之一,就足以-,其中一項就是沉溺於音樂享樂中,而忘了國事與應(yīng)有的禮儀。他舉春秋時期晉平公的事為例,當(dāng)時衛(wèi)靈公要前往晉國會見晉平公,經(jīng)過濮水附近,聽到一曲美妙的音樂,問左右有無人聽過,眾人皆說沒有,衛(wèi)靈公便請樂師師涓將它譜下來。到了晉國,晉平公設(shè)宴款待他,酒酣耳熱之際,衛(wèi)靈公便要師涓演奏那新譜下來的美樂助興。師涓演奏到一半,晉國樂師師曠趕忙阻止說:「這是古代樂師師延為紂王所作的樂曲,頹廢-,足以使人喪志,是-之音??!武王伐紂時,師延逃到濮水邊投河自盡,所以這樂曲一定是在濮水邊聽到的。先聽到這樂曲,國家一定會衰落,不能彈完?。 沟珪x平公相當(dāng)喜好音樂,要求師涓一定要彈完。聽完後又要求聽更美妙的清徵樂,師曠說:「不行!清徵樂是給道德極高的君主聽的,陛下您的德行還不夠?!箰酆寐犚魳返臅x平公執(zhí)意要聽,師曠只好演奏給他聽。在奏樂過程中,有許多只黑鶴聞聲飛來,與樂齊鳴、共舞,聽得晉平公龍心大悅,又問師曠是否還有更高亢的音樂?師曠說還有清角樂,平公又要求要聽,師曠說:「不行!這是黃帝與鬼神在泰山相會而作成的音樂,今陛下您德行不夠高,不可以聽,聽了恐怕會有災(zāi)禍?!蛊焦匀粓?zhí)意要聽,師曠只好遵命。沒想到才開始彈奏,便烏云四起,接著刮起狂風(fēng)暴雨,把帳幕擺設(shè)全都吹倒,連屋瓦都不停地掉落。在座的人都四散逃命,平公也嚇得躲進(jìn)房內(nèi)。自此之後,晉國連續(xù)大旱三年,平公則因受到驚嚇而重-,不能治理國事。韓非用這個例子,告誡為人君主不能過分沉溺於享受音樂。後來《韓非子》原文中的「靡靡之樂」演變成「靡靡之音」這個成語,用來指頹廢-、足以使人喪志的音樂。
Mi Mi Z-i Yin
下一篇:洗耳恭聽的意思 洗耳恭聽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莫能助的意思 愛莫能助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