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gè)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十惡不赦的意思◥
十種不可赦免的重罪。典出《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後用「十惡不赦」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十惡不赦的典故來源◥
《隋書.卷二五.刑法志》高祖既受周禪,開皇元年,乃詔尚書左仆射、勃海公高熲,上柱國、沛公鄭譯,上柱國、清河郡公楊素,大理前少卿、平源縣公常明,刑部侍郎、保城縣公韓濬,比部侍郎李諤,兼考功侍郎柳雄亮等,更定新律,奏上之。其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絞,有斬。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應(yīng)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應(yīng)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四曰杖刑五,自五十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梟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減從輕。唯大逆謀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斬,家口沒官。又置十惡之條,多采後齊1>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2>,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nèi)亂。犯十惡及故殺人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注解〕(1)後齊:即北齊(西元550~557),北朝諸朝之一。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高歡次子高洋篡東魏自立,國號齊,建都鄴(今河南安陽縣),據(jù)有今山東、山西、河南各省及遼寧西部。初期實(shí)力在北周之上,其後諸帝驕淫,寵信小人,終為北周所滅,史稱為「北齊」。(2)不道:違背正道。指-沒有犯死罪的一家三人、支解屍體、制造蠱毒、厭魅的重罪。
◣十惡不赦是誰的典故 十惡不赦典故解析◥
據(jù)《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載,隋文帝開皇年間,朝臣根據(jù)前代舊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種刑法,并且采納及增刪北齊十大惡刑的條目,按上「十惡」這個(gè)名稱,分別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等十大罪刑。規(guī)定只要是犯了這十大罪刑其中一種,和因?yàn)闅⑷艘呀?jīng)被判刑確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范圍之內(nèi)。後來這個(gè)典故被濃縮成「十惡不赦」,用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S-i E Bu S-e
下一篇:兄弟鬩墻的意思 兄弟鬩墻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金蟬脫殼的意思 金蟬脫殼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