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雞鳴狗盜的意思◥
戰(zhàn)國時秦昭王囚孟嘗君,打算加以殺害,孟嘗君得門下食客雞鳴狗盜的技能協(xié)助,得以脫難。典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後用「雞鳴狗盜」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於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雞鳴狗盜的典故來源◥
《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齊湣王二十五年,復(fù)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1>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2>也,今相秦3>,必先齊而後秦4>,秦其5>危矣?!轨妒乔卣淹跄酥埂G裘蠂L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6>求解7>。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勾藭r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xiàn)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8>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9>有能為狗盜10>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xiàn)狐白裘至,以獻(xiàn)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11>,變名姓以出關(guān)。夜半至函谷關(guān)。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12>逐之。孟嘗君至關(guān),關(guān)法13>雞鳴而出客14>,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fā)傳出。出如食頃15>,秦追果至關(guān),已後孟嘗君出,乃還。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後,客皆服。
〔注解〕(1)孟嘗君:生卒年不詳,戰(zhàn)國時齊之公族,姓田氏,名文。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yǎng)賢士,食客數(shù)千人。(2)齊族:齊國的公族。(3)相秦:作為秦相。(4)先齊而後秦:先考慮齊國的利益,然後才考慮秦國的利益,甚至?xí)榱她R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的利益。(5)其:將。(6)幸姬:寵妾。(7)求解:請求代為說項,以便解除危急。(8)患:憂慮。(9)最下坐:等級最末者。(10)狗盜:竊賊。(11)更封傳:改換了通過邊界用的-。更,音ㄍㄥ,更改。封傳,猶通關(guān)憑證。(12)傳:音ㄓㄨㄢˋ,驛站。(13)關(guān)法:通關(guān)的規(guī)定。(14)雞鳴而出客:等清晨雞鳴才能放行旅客。(15)食頃:吃一頓飯的功夫。形容時間很短。
◣雞鳴狗盜是誰的典故 雞鳴狗盜典故解析◥
據(jù)《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是戰(zhàn)國時代齊國的貴族,被齊湣王任命為相國,在當(dāng)時很有聲望。因他禮賢下士,為時人所稱道,因此天下的術(shù)士、文人紛紛前來投靠,據(jù)說門下食客達(dá)三千人之多。有一次孟嘗君出使秦國,秦昭王久聞孟嘗君的名聲,想要拜他為秦國宰相。大臣們紛紛反對,認(rèn)為孟嘗君是齊國的貴族,如果做了秦國的宰相,一定會為了齊國的利益而犧牲秦國,到時秦國就岌岌可危了。秦昭王聽從大臣們的意見,便打消了拜孟嘗君為相的念頭,又害怕他回齊國後會報復(fù)秦國,於是把他囚禁起來,準(zhǔn)備殺掉他。孟嘗君見自己性命危在旦夕,十分著急,就派人去見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在秦昭王面前代為求情。那位妃子答應(yīng)了,但要孟嘗君送她一件珍貴的狐白裘做為交換條件。孟嘗君心想,僅有的一件狐白裘已經(jīng)送給昭王,哪還有第二件呢?正不知如何是好時,有一位同行的食客自告奮勇,愿意潛入秦宮將狐白裘偷出。這名食客趁著黑夜?jié)撊雽殠?,順利地偷出狐白裘。孟嘗君將狐白裘送給那個妃子,她便在秦昭王面前為孟嘗君說好話,讓秦昭王答應(yīng)放孟嘗君回國。孟嘗君怕秦昭王後悔,便與食客們連夜回國。到了函谷關(guān),卻發(fā)現(xiàn)關(guān)門必須等到清晨雞啼時才會打開。這時秦昭王已經(jīng)後悔,而且派遣人馬沿路追趕,如果天亮前孟嘗君一行人不能出關(guān),就會被秦昭王派出的人馬追回,那時便不可能離開秦國了。孟嘗君心中正懊惱時,另一名善於模仿雞叫的食客學(xué)了幾聲雞叫,引得附近的雞紛紛叫了起來。守關(guān)的士兵聽到雞鳴,以為天亮了,就把關(guān)門打開,讓孟嘗君一行人出關(guān)。等秦國的追兵到達(dá),孟嘗君一行人早已離開秦國,再也追不到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雞鳴狗盜」,用來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於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Ji Ming Gou Dao
下一篇:當(dāng)仁不讓的意思 當(dāng)仁不讓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虛張聲勢的意思 虛張聲勢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