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魂飛魄散」。見「魂飛魄散」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魂飛魄散」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一)※宋.劉宰〈鴉去鵲來篇〉詩(據(jù)《宋詩鈔.漫塘詩鈔》引)昨日鴉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殘稅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千錢代輸猶可出,今日方輸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聞,遺體鞭笞同木石。日日鴉鳴期會到,血灑公庭深不掃。遂令著處聽鴉鳴,魂飛魄散心如搗1>。和氣致祥垂致異,已甘旱魃來為祟。忽驚鴉散鵲交飛,高枝報喜仍低枝。萬口歡呼聲動地,府今盡放三年稅。
〔注解〕(1)搗:搥擊。
(二)※《西游記.第四一回》這大圣一身煙火,炮燥難禁,徑投於澗水內(nèi)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里,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卷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注解〕(1)胸堂:同「胸膛」。(2)殘生:指剩余的生命。
(三)※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幼小與偕,綢繆莫甚。又同筆硯,總夸謝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來眼去,魄散魂飛。已知夙世之緣,俱有少年之泰。好合1>定期於鼓瑟2>,心知不待於挑琴3>。
〔注解〕(1)好合:男女結(jié)合。(2)鼓瑟:彈奏瑟。(3)挑琴:彈奏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魂飛魄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一)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有時候人因為受到極大的-,變得極為慌亂,或是失去知覺,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故來源宋.劉宰〈鴉去鵲來篇〉中,形容農(nóng)民受重賦苛稅之苦,弄得家徒四壁。因為無錢納稅而被處死的人很多,所以人們只要聽到烏鴉的叫聲,就知道又有人因為無錢納稅被處死,心中非常驚恐害怕,有如魂飛魄散。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非??謶趾ε?。
(二)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因此「魂飛魄散」有死亡的意思。在所引典故來源《西游記.第四一回》中,描述孫悟空因為被火焰焚身,便跳入水中滅火,結(jié)果冷水逼得火氣攻心,讓他一口氣喘不過來,就「魂飛魄散」,也就是死了。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里演變而出,指死亡。
(三)古人認為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就是魂魄,一旦魂魄離開身體,消散無形,人就會死去。有時候人因為受到外物的誘惑,變得心神不寧、恍惚迷亂,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飛魄散」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故來源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中,形容男女主角彼此情意合,以致成天心神不寧,只有想到對方,就好像魄散魂飛了。後來「魂飛魄散」這句成語或許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形容心神不寧、恍惚迷亂。
Hun Fei Dan Sang
下一篇:怨天尤人的意思 怨天尤人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弩末的意思 強弩末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