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群策群力的意思◥
聚合眾人的智慧和能力。語本漢.揚雄《法言.重黎》?!鳌竿耐隆?、「同心協(xié)力」、「戮力同心」
◣群策群力的典故來源◥
漢.揚雄《法言.重黎》「有漢創(chuàng)業(yè)山南,發(fā)跡三秦,追項山東,故天下擅漢,天也?!埂溉??」曰:「兼才尚權(quán),右計左數(shù),動謹於時,人也。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够騿枺骸赋?i>1>敗垓下2>,方3>死,曰:『天也?!徽?i>4>乎?」曰:「漢5>屈6>群策7>,群策屈群力。楚憝8>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9>,自屈者負10>,天曷故焉11>?」
〔注解〕(1)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為秦所滅。後來楚人項羽起兵抗秦,大敗秦軍,自立為「西楚-」,以楚為號。此指項羽。(2)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3)方:將也。(4)諒:相信。(5)漢:西元前206~西元220,由漢高祖劉邦滅秦,并打敗項羽所創(chuàng)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此指劉邦。(6)屈:音ㄐㄩㄝˊ,竭盡。(7)群策:眾人的計謀。(8)憝:音ㄉㄨㄟˋ,怨恨、憎惡。(9)克:戰(zhàn)勝、攻破。(10)負:失敗。(11)天曷故焉:和天命有什麼關系呢?曷,音ㄏㄜˊ,通「何」。
◣群策群力是誰的典故 群策群力典故解析◥
根據(jù)《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的記載,秦朝滅亡之後,楚、漢爭奪天下,結(jié)果在垓下這個地方,劉邦的漢軍重挫了項羽的楚軍,之後項羽突破重圍逃到烏江,在烏江畔,他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覺得沒有顏面回去見故鄉(xiāng)的父老,於是自刎而死。項羽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為天命所致,但漢朝的揚雄不贊同,他認為:「劉邦懂得運用眾人的計策和力量,因此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因為不能知人善任,剛愎自用,最後落得兵敗自刎的下場,這和天命有什麼關系呢?」此段話見載於《法言》,後來「群策群力」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寡葑兌觯脕碇妇酆媳娙说闹腔酆湍芰?。
Qun Ce Qun Li
下一篇:噤若寒蟬的意思 噤若寒蟬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意思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