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畫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語本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ㄩㄣˊ ㄉㄤ)谷偃竹記〉。後用「胸有成竹」比喻處事有定見。
◣胸有成竹的典故來源◥
#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據(jù)《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三三》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1>,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zhí)筆熟視2>,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3>,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4>,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於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注解〕(1)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畫竹子時,先將竹節(jié)一節(jié)節(jié)畫好,再逐一添加竹葉上去。為,音ㄨㄟˊ,作。累,音ㄌㄟˇ,增加。(2)熟視:細看。(3)遂:進。(4)兔起鶻落:兔子剛躍起,鶻鳥就猛沖下來。此比喻書畫時筆勢的健疾。鶻,音ㄏㄨˊ,鷹一類的鳥,亦稱隼。見「兔起鶻落」。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據(jù)《雞肋集.卷八》引)
◣胸有成竹是誰的典故 胸有成竹典故解析◥
文同(西元1018~1079),字與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人。擅長詩文書畫,以畫竹及山水聞名。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豐二年七月七日,蘇軾曝曬書畫時,找到了文與可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因為當時文與可已經過世,睹物思人,於是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中敘述文與可畫竹的理論和對文與可的懷念。文與可十分喜愛竹子,所以在窗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無論晴雨寒暑,都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形和姿態(tài)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惯@段文字成為古代重要的繪畫理論。後來「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處事有定見。
Xiong You C-eng Z-u
下一篇:水落石出的意思 水落石出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南轅北轍的意思 南轅北轍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