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含沙射影」。見「含沙射影」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含沙射影」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二》1>漢光武中平中2>,有物處於江水,其名曰「蜮3>」,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4>,頭痛發(fā)熱,劇者5>至死。江人以術方抑之,則得沙石於肉中?!对姟匪^「為鬼為蜮,則不可測」也。今俗謂之「溪毒」。
〔注解〕(1)典故或見於《抱樸子.內(nèi)篇.登涉》、晉.張華《博物志.卷三.異蟲》。(2)漢光武中平中:光武,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西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統(tǒng)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諡號光武。漢光武帝并無中平年號,故「中平」應為「中元」之誤;又,「中平」為漢靈帝年號,因此也有可能光武帝為靈帝之誤。(3)蜮:音ㄩˋ。傳說中一種會害人的水中毒蟲,形狀似鱉,有三只腳,有翅膀,能飛,看到人就用口中所含的沙粒加以襲擊,被射中的人會生病。蜮有許多別名,如「短狐」、「射工」、「射影」、「祝影蟲」、「拘槍」、「水狐」或「水弩」等。(4)筋急:抽筋。(5)劇者:病情較嚴重的人。
〔參考資料〕■《抱樸子.內(nèi)篇.登涉》 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狀如鳴蜩,狀似三合盃,有翼能飛,無目而利耳,口中有橫物,角弩。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fā)瘡,中影者亦病,而不即發(fā)瘡。
■晉.張華《博物志.卷三.異蟲》江南山谿中水射上蟲,甲類也,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fā)瘡,不治則殺人。
另可參考:《谷梁傳.莊公十八年》晉.范甯.集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含沙射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含沙射影」這句成語的來源很特殊。首先是晉代干寶曾寫了一部《搜神記》,一共二十卷,收錄了很多神怪靈異之事,也保存了不少民間傳說。在《搜神記.卷一二》記載了一種叫「蜮(ㄩˋ)」的水中怪物,這種怪物也叫作「短狐」。牠會用嘴含沙去射人,被射到的人會有抽筋、頭痛、發(fā)燒等現(xiàn)象,厲害的還會致死。當?shù)氐娜擞眯g控制了牠,從肉里取出了沙石?!对娊?jīng)》里頭形容牠不可預測,像鬼一樣,後來的人叫牠為「溪毒」。從這里的記載知道蜮會「含沙射人」。在晉代另有一位張華寫了一部《博物志》,也記載了一些奇聞異事。在《博物志.卷三.異蟲》中,提到江南山溪中有一種甲殼類的水生動物,長一、二寸,嘴像弓弩形狀,可以向人影射發(fā)氣體。被射中的人也會生病或致死。這種動物在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內(nèi)篇.登涉》就說得就更詳細了。葛洪說這種動物除了叫「短狐」、「蜮」外,也叫作「射工」、「射影」。躲在水中,一聽到人聲,用氣當箭,將口中物和水噴出。被噴中身體的人,會長瘡;被噴中影子的人,也會生病。所以這種動物既射人,又射影,將「含沙射人」結合「含氣射影」,就演變成「含沙射影」這句成語了。就幾個來源來看,都含有害人的意思,所以「含沙射影」後來用來比喻間接地詆毀、陷害別人。就是濃縮的「影射」一語,也是負面的用法。S-e Ying Han S-a
下一篇:借劍殺人的意思 借劍殺人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面獨開的意思 生面獨開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