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偃旗息鼓」。見「偃旗息鼓」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偃旗息鼓」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云別傳》(據《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趙云》裴松之注引)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shù)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云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云將數(shù)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zhàn),其大眾至,勢偪,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復合,云1>陷敵,還2>趣3>圍4>。將張著5>被創(chuàng),云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6>長張翼7>在云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1)云︰趙云(?~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zhàn),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zhèn)軍將軍,卒諡順平。 (2)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3)趣:同「趨」。(4)圍:戰(zhàn)事的包圍陣勢。(5)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6)沔陽:今陜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7)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胄有功,封為都亭侯,後為鍾會亂兵所殺。(8)偃:音|ㄢˇ,放倒。(9)蹂踐:踐踏。蹂,音ㄖㄡˊ。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偃旗息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趙云是三國蜀漢的一員大將,不但驍勇善戰(zhàn),也擅長用計取勝。據《云別傳》(《三國志》趙云本傳裴松之注引)載,有一次劉備和曹操爭戰(zhàn),曹操將軍隊屯駐在漢水的北山之下,黃忠和趙云前往劫糧草。黃忠的部隊在途中被曹軍包圍,趙云便率兵來支援,打退了曹操的軍隊。曹操心有不甘,重整軍隊繼續(xù)追擊。趙云回到營地後,沔陽長張翼看見曹軍逐漸逼近,想要關上營寨的大門,堅守陣地。趙云卻下令敞開營門,放倒軍旗,停止戰(zhàn)鼓,故布疑陣。曹操看到蜀軍陣地一片死寂,毫無動靜,懷疑趙云已經設下埋伏,不敢輕舉妄動,於是急忙退兵。這時趙云下令戰(zhàn)鼓齊鳴,萬箭齊放。曹軍遭到這突來的伏擊,頓時大亂,紛紛逃命,混亂中自相踐踏和跌入漢水而死的士兵不計其數(shù)。後來這段故事中的「偃旗息鼓」演變成一句成語,除了原有意思外,也用來比喻事情中斷或聲勢減弱。Xi Gu Zuo Qi
下一篇:付與一炬的意思 付與一炬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伯仲間的意思 伯仲間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