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患得患失」。見「患得患失」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患得患失」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論語.陽貨》子曰:「鄙夫1>可與事君2>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3>;既得之,患失之4>。茍患失之,無所不至5>矣?!?p>〔注解〕(1)鄙夫:人格卑陋的人。(2)事君:事奉君主。(3)患得之:害怕得不到。(4)患失之:害怕會失去。(5)無所不至:無所不用其極,比喻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見「無所不至」。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患得患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說:「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擔(dān)心會失去。如果擔(dān)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為了繼續(xù)保有它,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惯@就是說,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他們?yōu)榱吮S屑鹊美?,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影響朝政,蒙蔽視聽,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鬃佑谩钙湮吹弥?,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拐f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後來「患得患失」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Huan De S-i
下一篇:韋編屢絕的意思 韋編屢絕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束置高閣的意思 束置高閣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