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見異思遷」。見「見異思遷」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見異思遷」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管子.小匡》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對曰:「士、農(nóng)、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不可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亂。是故圣王之處士必於閑燕,處農(nóng)必就田墅,處工必就官府,處商必就市井。今夫士1>群萃而州2>處閑燕3>,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長者言愛,幼者言弟4>,旦昔5>從事於此,以教其子弟,少而習(xí)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6>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xué)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為士?!?p>〔注解〕(1)士:即今之所謂讀書人、知識分子。(2)州:聚。(3)閑燕:指安靜、清凈之處?;蛑笇W(xué)校。此處或以「州處」為斷句,「閑燕」屬下句。(4)弟:通「悌」。順從、尊敬兄長。(5)旦昔:即「旦夕」。朝夕,早晚。昔,通「夕」。(6)異物:不同的事物,指非本行之事。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國語.齊語六》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見異思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yè)?」管仲回答說:「士、農(nóng)、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職。所以圣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huán)境清凈的地方、農(nóng)民一定住在田野鄉(xiāng)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jīng)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xué)習(xí)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Jian Yi Er Qian
下一篇:用管闚天的意思 用管闚天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附和隨聲的意思 附和隨聲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