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病入膏肓」。見「病入膏肓」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發(fā)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构膊。筢t(yī)于秦1>,秦伯使醫(yī)緩2>為3>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4>,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5>之上、膏6>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7>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注解〕(1)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陜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到了戰(zhàn)國孝公時定都咸陽,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統(tǒng)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2)緩:春秋時秦國名醫(yī),生卒年不詳。(3)為:指醫(yī)治。(4)豎子:兒童。(5)肓:音ㄏㄨㄤ,人體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6)膏:古代稱心下脂肪。(7)達:指針。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春秋時晉國景公作夢,夢見惡鬼來向他討命,之後就生病了。病重時向秦國求良醫(yī),於是秦桓公派醫(yī)生緩前來為景公治病。在緩還沒到達之前,景公夢見疾病化成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緩是個良醫(yī),我怕會受到傷害,要逃到哪里才好?」另一個就說:「只要躲到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他就奈何不了我們?!沟染彽搅藭x國,診視過景公的病情,說:「病已經(jīng)侵入心臟和橫隔膜之間的部位,不管服用藥物或是針灸,藥力都無法到達,所以這個病是治不好了。」果真,景公沒多久就過逝了。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病入膏肓」,用來指人病重,無藥可救;亦用於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Ji Ru Gao Zuo
下一篇:妄指鹿馬的意思 妄指鹿馬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痛減思痛的意思 痛減思痛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