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不時之需」。見「不時之需」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不時之需」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後赤壁賦〉(據(jù)《蘇軾東坡全集.前集.卷一九》引)1>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2>,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3>,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4>不時之須。」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5>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注解〕(1)典故或見於宋.王質(zhì)〈論吏民劄子〉。(2)薄暮: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3)鱸: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頭大,體狹長。巨口細鱗,下顎稍突出。背部淡蒼色,腹部白色,體側(cè)及背鰭有黑斑。性兇猛,以魚蝦為食。常棲於近海,夏季由海溯河,冬季由河入海??晒┦秤?。(4)子:你。同「爾」、「汝」。(5)赤壁:即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的赤鼻磯。
〔參考資料〕宋.王質(zhì)〈論吏民劄子〉(據(jù)《雪山集.卷三》引)且今之為郡縣之吏者,蓋亦甚難矣。監(jiān)司不恤郡縣,故嘗有不時之需,稍緩則符檄紛紛,逼切則急于星火。權(quán)要不恤郡縣,故嘗有難應(yīng)之求,稍不如所欲,則怒罵陵拂,以至于浸淫搖撼以快其志。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時之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不時之需」原作「不時之須」,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北宋神宗朝,蘇軾遭人誣陷獲罪,被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在此期間,蘇軾常四處游覽,曾兩次游於城外的赤壁磯,并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zhàn)場赤壁,借以興發(fā)思古之悠情,寫下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fā)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fā)胸中悲涼之意?!覆粫r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思是說:我早就藏了好酒,好讓你隨時取用。後來「不時之需」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指隨時的需用。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質(zhì)的〈論吏民劄子〉:「監(jiān)司不恤郡縣,故嘗有不時之需,稍緩則符檄紛紛,逼切則急于星火?!蛊渲小副O(jiān)司」為宋代職官名,負責監(jiān)察地方屬吏。這整句話的意思是:監(jiān)司不知體恤地方,會隨時提出需求,并強迫地方配合,地方若不能及時因應(yīng),就會遭到糾舉-?!覆粫r之需」在此則指隨時提出讓人無法預(yù)料的需求。
Bu S-i Z-i Xu
下一篇:天涯咫尺的意思 天涯咫尺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流底柱的意思 中流底柱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