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矯枉過正」。見「矯枉過正」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对浇^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 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云夢之山。子胥2>兵笞3>卒主4>之墓,昭王5>遣大夫6>申包胥7>入秦8>請救。于斧漁子9>進(jìn)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榮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箚栐唬骸阁啄购蚊??」「子之復(fù)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1)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2)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并得以使己復(fù)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yù)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yīng)驗(yàn)。(3)笞:音ㄔ,用鞭或竹板打。(4) 卒王:指楚平王。(5)昭王:春秋時楚人,生卒年不詳。平王之子,名壬。伍員助吳王闔廬攻楚,入楚都城郢時,楚昭王出奔,使申包胥求援於秦。後來吳伐陳,昭王救之,囤兵於城父,因得重病卒於城父。在位共二十七年,諡昭。(6)大夫:職官名。多系擔(dān)任中央要職和顧問。(7)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胥,因封於申,故又稱申包胥。伍員助吳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墻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幫助楚國平定國難。後楚昭王-行賞,逃而不受。(8)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dāng)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qiáng),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tǒng)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9)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10)適:正好。(11)還:返。(12)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13)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領(lǐng)土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14)吳:春秋時諸侯國。泰伯封於吳地,故址在今江蘇省無錫縣。傳到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15)就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省崇德縣東南。
〔參考資料〕《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隴西,與京師內(nèi)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創(chuàng)業(yè),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nèi)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yè)者,亦賴之於諸侯也。
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jù)《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yàn)榈米锪顺酵醵粴ⅲ挥兴蝗颂拥絽菄?。由於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qiáng),進(jìn)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fā)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fù)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zāi)梗摅讓乒?。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rèn)為:「兒子為父親復(fù)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fā)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jīng)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里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Jiao Wang Guo S-en
下一篇:死心搭地的意思 死心搭地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心和氣平的意思 心和氣平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