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1>,於是焉河伯2>始旋3>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嘆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p>〔注解〕(1)端:邊、岸。(2)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3)旋:回轉(zhuǎn)。(4)望洋:洋,陽的假借字。望洋,連綿詞,仰視的樣子?;蜃鳌竿枴埂ⅰ竿稹?、「盳(通望,音ㄨㄤˋ)洋」、「望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要是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後人或因河、海對舉,遂解「望洋興嘆」之「洋」為「海洋」。(5)若:海神名。(6)野語:民間的諺語。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望洋興嘆」本指看到海洋之大而仰視發(fā)出驚嘆。典故來源出自於《莊子.秋水》。秋天洪水暴漲,許多小河,都帶著豐沛水量,匯聚到黃河。黃河變得非常寬廣,隔水相望,兩岸的牛馬都看不清楚。黃河的水神河伯,看著自己盛大的水流,不禁沾沾自喜,認(rèn)為天底下最壯美的,全都在這兒了。他興奮地順著水流向東而行,一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麼渺小,心里覺得十分慚愧。他仰著頭嘆息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xiàn)在看到大海這麼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shí)在是太狹小了!」後來,「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嘆」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力量不夠而感到無可奈何。後人也有望文生義,誤解「望洋興嘆」為對著大洋興嘆,此解不可取。
Wang Yang Z-i Tan
下一篇:應(yīng)病與藥的意思 應(yīng)病與藥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度外置之的意思 度外置之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