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心一計的意思◥
義參「一心一意」。見「一心一意」條。
◣一心一計的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一心一意」之典源,提供參考。
?!抖攀闲聲罚〒?jù)《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裴松之注引)1>喜欲恕折節(jié)謝己,諷司馬宋權(quán)示之以微意。恕答權(quán)書曰:「況示委曲。夫法天下事,以善意相待,無不致快也;以不善意相待,無不致嫌隙也。而議者言,凡人天性皆不善,不當(dāng)待以善意,更墮其調(diào)中。仆得此輩,便欲歸蹈滄海乘桴耳,不能自諧在其間也。然以年五十二,不見廢棄,頗亦遭明達君子亮其本心;若不見亮,使人刳心著地,正與數(shù)斤肉相似,何足有所明,故終不自解說。程征北功名宿著,在仆前甚多,有人出征北乎!若令下官事無大小,咨2>而後行,則非上司彈繩3>之意;若咨而不從,又非上下相順之宜。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殺胡之事,天下謂之是邪,是仆諧也;呼為非邪,仆自受之,無所怨咎。程征北明之亦善,不明之亦善,諸君子自共為其心耳,不在仆言也。」喜於是遂深文劾恕。
〔注解〕(1)典故或見於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2)咨:徵詢;商量。(3)彈繩:木匠彈繩墨以取直。比喻定下準則。
〔參考資料〕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據(jù)《全唐詩.卷七七.駱賓王》引)寄語天上弄機人,寄語河邊值查客。乍可匆匆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
◣一心一計是誰的典故 一心一計典故解析◥
此處所列為「一心一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一心一意」出自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其中記載,三國時魏國大臣杜恕在寫給上司宋權(quán)的一封信中說到:「若令下官事無大小,咨而後行,則非上司彈繩之意;若咨而不從,又非上下相順之宜。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意思是自己雖為下屬,但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先問過上司,那麼上司訂定的原則就沒有意義了;假使問了又不能按照上司的決定去做,也是不應(yīng)該。所以在很多事上,就自己作主了。其中「推一心,任一意」是指揣測上司的想法,與上司同心。「一心一意」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他不拘一文二文,常自喜不吝舍。他妻子見慣了的,況是女流,愈加信佛,也自與他一心一意,雖是生意淺薄,不多大事,沒有一日不舍兩文的?!埂敢弧挂灿袑W⒌囊馑?,因此後世也用「一心一意」表示心意專一之意。如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怪竷扇说那楦袧夂?、專一,無窮無盡,用如膠似漆都無法形容。後來「一心一意」這個成語就從「推一心,任一意」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同心同意或心意專一,毫無他念的意思。
Yi Xin Yi Ji
下一篇:一枕黃粱的意思 一枕黃粱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丁不識的意思 一丁不識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