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本劇是汪其楣與臺南人劇團合作的編導作品,以臺南市的海安路歷史為背景,於2000年於臺南市社教館演藝廳首演,隨後巡演嘉義縣市、高雄縣市。
1993年臺南市海安路開始進行地下街工程,施工後發(fā)現房屋陸續(xù)龜裂倒塌、壁水不斷涌出,工程陷入無力棘手的狀態(tài),這時一群文化界的人士開始介入關懷,期待以藝術的形式,引發(fā)各方的關懷、反省,尤其是當地人士的重新面對與因應。
劇本內容將時間重回海安路的70年代,刻劃臺灣女子的不同風貌,透過女性謀生方式的轉變中應照社會的轉型。劇中主要角色包括了房東春子的子孫、洋裁師秋云、以及鄉(xiāng)下來學洋裁的香蓮。故事描述聰慧認真的香蓮從學徒努力學習變成師傅,之後自己租屋開店,隨著臺灣經濟社會及消費型態(tài)的轉變,岀國爲跨國國際服裝公司設計開廠,90年回到臺南後,卻發(fā)現自己的故鄉(xiāng),已被挖出一條大水溝,面臨家鄉(xiāng)海安路遙遙無期的工程進度,開始有不知如何的迷惘。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