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中國華東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教授彭正梅認為:如今沒有國家不利用教育促進經濟發(fā)展。之前,中國政府直接干預高等教育;今天,人們試圖通過間接的方式來實現國家目的。您講得很對,五四運動懷有拯救國家的意向,新文化運動也是為了復興中華。當時蔡元培主張并致力于教育相對于國家的自主,但他失敗了。今天,中國的教育和教育改革仍然被視為現代化的工具,是為了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是今天的終極目的。但同時,中國政府也試圖通過給予教育更大的自由空間來實現這個目的。這種方式被認為能更好、更多地服務于中國的發(fā)展。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普通教育學教授本納認為:我想對教育的內在經濟化和外在經濟化加以區(qū)分。對于外在經濟化,我實際上很少擔心。我無法想象,法律學者、醫(yī)生、文化學者和數學家應該如何直接服務于外在的經濟化。這些職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應該如何直接地有助于提高經濟生產?但是,教育的內在經濟化則是有問題的。所謂內在的經濟化就是指,要求教育按照一個標準計劃,應該用最少的付出,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如果這成為大學學習的動機,成為教師和學生的動機,成為高校成就比較的標準,如果學習內容、理論問題和爭論都不再處于學習的中心了,那么,人們必須對這樣的內在經濟化加以警惕和抵制。同樣,大學的學習規(guī)程也不能精確固定每學期應該學習什么,而是要保證給學生提供反思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學習規(guī)程必須存在靈活性,應該可以輕易改變,從而可以引入新的內容。
《教育在當今時代的作用》.eeo.cn/2011/0902/210245.s-tml
答案 2:
教育的核心目的如藝術、科技、權力、經濟相同:幫助人類更深入的認識自我,開啟自身更大潛能。如果不能明了這個核心目的對自身、至親、大眾、社會、國家、世界、歷史、未來的作用,所有對“教育”設下的定義和操作執(zhí)行都處于人類對自身和外界的探索的初期階段。任一物種具備思索和社會聯結及物品塑造能力時,該物種的存在焦點應設于明了“存在”之奧義的核心。當物質擴展達到飽合,唯有精神能量的向內無限延伸才能獲得對已有事物重新定義與塑形的能力,而非將自身設限于未進化之前的分散性生物探索階段,一味地制造虛擬鏡象強調“生存”。一個物種如果過于強調“生存”而對自身探索與外界融合設限,相當于為自身種族設定進化阻礙,基于阻礙物種進化的教育定義,會推導并加速該種族向分散性探索的生物階段倒退。
下一篇:如果有一天,世界沒有了電,你將怎樣活下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看待新知答案中的不同觀點和回答者的爭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