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這3個婦科嚴重嚇壞了!
分類: 女性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11-24
閱讀 :287
我們都知道婦科炎癥是比較頑固的疾病,一個護理步驟就容易復發(fā),所以在女人被病痛折磨的時候,很容易被專業(yè)的醫(yī)院或是醫(yī)生忽悠。比如下面這三種婦科疾病,經常會被一些不正規(guī)的醫(yī)院大肆宣傳,其實都是誤區(qū)。宮頸糜爛打針?沒用“宮頸糜爛”聽起來嚇人,國內外醫(yī)學界已廢除了“宮頸糜爛”這一謂稱,準確的謂稱應為宮頸柱狀上皮細胞外移或柱狀上皮異位,實際上是慢性宮頸炎的表現,“糜爛”并不可怕,在已經生育過的女性中其發(fā)生率很高。根據其面積的大小分為輕、中、重度,僅代表肉眼所看到的柱狀上皮異位的面積,與疾病惡性度并無關系。輕度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沒有癥狀的不需治療;中重度的糜爛可用利普刀等物理治療方式,重度的宮頸糜爛還需每年做一次宮頸癌的放癌篩查。盆腔積液就是盆腔炎?別信臨床上常見到不少女性被誤診為盆腔炎(現在稱盆腔感染性疾?。?。其實,盆腔炎的發(fā)病率不高;但病因復雜,正確的診斷顯得格外重要。不能僅僅憑借單一的B超檢查一見到有盆腔積液就確診。一些女性朋友在一些私人門診被診斷為盆腔炎后,連續(xù)打幾個療程的針都不好,原來根本就沒有患盆腔炎。對于20~29歲性活躍的女性盆腔炎的最低診斷標準主要依賴婦科醫(yī)生的陰道雙合診,只要有宮頸抬舉痛、子宮壓痛或一側/兩側附件壓痛之一,就可診斷。30歲以上的女性,有時需進一步的檢查,如B超、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血沉,C反應蛋白等輔助方法來綜合評估才能確診。白細胞一個“+”就是陰道炎?不用治陰道炎的發(fā)病率比前兩種炎癥更多,70%~80%的女性一生都會遇到至少一次陰道炎。一些女性在體檢單中,看到白帶常規(guī)鏡檢發(fā)現白細胞一個“+”就認為自己有陰道炎,緊張兮兮,其實,如果白細胞在兩個“+”以內都屬于正常,只要沒有癥狀就不需要治療。還有的女性喜歡自己買藥治陰道癢,其實,陰道炎的種類很多,因此治療方法很不一樣,一定要注意首診的正規(guī)化及療程,否則容易反復,自己購買藥物治療很難把握,如反復則可成為難治的,甚至是混合性陰道炎。關于婦科疾病的這些誤區(qū),你了解了嗎?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別被這3個婦科嚴重嚇壞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