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2004年5月,陳其南正式接任文建會主委後,更積極提出「公民美學」的文化政策。他強調(diào):「要營造一個具美感,令人愉悅的社會,重要的特質就在於「公共性」與「自覺性」。陳其南進一步指出:「公民美學的意義就是,將『美』的實踐視為每一位公民應有權利與義務,并藉著公民的美感責任,讓臺灣成為一個具備美感與倫理的社會。過去的文化政策比較偏重在藝術家身上,如今公民美學運動,將美感的權利與義務交付在全體公民的手上,這也是我強調(diào)文化公民權的意義所在?!褂绕?,公民美學運動必須:「將這樣地的理念和價值滲透到中央機關、各個部會、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每一個角落,才能有永續(xù)的將來。」
至於如何推動「公民美學」,陳其南認為公民美學運動的兩大著力點:「一是提升視覺環(huán)境的美學品味,另一則是健全的藝文生態(tài)。」
如何「提升視覺環(huán)境的美學品味」?
要營造一個:「amenity的社會。Amenity這一個字似乎很難有相當?shù)闹形姆g,可將之翻譯為『美適性』。包括公園、圖書館的空間設施,生活周遭的視覺美感,也包括禮貌親切的人際關系。想像生活環(huán)境中,我們五官所感知的環(huán)境、氣氛都適宜人的,不再有凹凸不平人行道,不再有占滿巷道的摩拖車,就是美適性,這就是對美的具體感受,這也正是我們最比不上其他國家的地方?!?p>再者,陳其南描述:「健全藝文生態(tài)上,光靠少數(shù)的藝術家或愛好者,無法建立健全的藝術生態(tài)。美學需要根植於社區(qū),過去的社區(qū)總體營造本質上就是一種美學運動,只是今天更要讓社區(qū)同時就是藝術空間,而這需要的是一些了解公民美學運動的策展人、制作人、企劃人才,他們會去組合、創(chuàng)造,帶動社區(qū)美學的萌芽?!?p>「公民美學」運動,喚醒公民美學上的自覺力,提升人人具有審美的能力,協(xié)助社會改變周遭環(huán)境和家園,使之擁有品味生活的條件,進而共創(chuàng)一個美適的社會。
參考資料 蔡文婷采訪整理:〈公民美學動起來—專訪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光華雜志社》2004.10。
下一篇:國巨科技藝術創(chuàng)作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劉啟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