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匯款匯錯了別人怎么辦,追回網(wǎng)上匯錯款的有效辦法
分類: 知識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4-24
閱讀 :319
2015年3月,某公司出納小張依照總經(jīng)理李某的指示,向供貨商進行貨款轉賬5萬元,誰知幾天后供貨商反映并未收到貨款,李某忙和出納一起到銀行查賬,這才發(fā)現(xiàn)出納不小心將貨款轉到了趙某個人的銀行卡內(nèi)。李某聯(lián)系趙某后,趙某卻說銀行卡早就丟了,至于卡內(nèi)是否有錢他也不知道,李某請他去銀行補辦銀行卡,趙某卻稱其在外地,無法補辦。多次聯(lián)系之后,趙某一直拒不還款。于是,公司將趙某訴至法院,要求返還不當?shù)美?萬元,并向法院申請凍結趙某的銀行賬戶。最終,法院支持了公司的訴訟請求,判令趙某返還原告公司5萬元貨款。 隨著新的支付手段的發(fā)展,通過ATM機、微信、網(wǎng)絡銀行、支付寶、手機銀行等方式,都可以直接操作進行轉賬支付。雖然這些新型支付方式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容易出現(xiàn)錯誤和風險。一旦匯錯賬號,錢款落入他人口袋,那么該如何挽回呢?在法律上,這類情況屬于不當?shù)美?不當?shù)美侵敢环經(jīng)]有合法根據(jù)獲得利益而致使他方利益受到損失,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jù)為己有等。不當?shù)美娜〉?,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權債務的關系。返還不當?shù)美?,除返還原來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產(chǎn)生的孳息也應一并返還。就是說,作為利益受害方,有請求返還不當?shù)美臋嗬?,而作為獲得利益方,有返還其不當?shù)美牧x務。 在利用支付寶、網(wǎng)銀轉賬或去銀行轉賬匯款時務必要仔細核對各類憑單,看清賬號和姓名再進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不慎出現(xiàn)匯錯款項等情況時,如果是熟人,因為知道對方的身份信息,可以及時聯(lián)系溝通要回;如果是陌生人,因為銀行或網(wǎng)絡交易平臺不對客戶提交信息的真實準確性負責,基于對儲戶隱私的保護,也不會透露收款賬號戶主的信息。這時可以申請公安部門協(xié)調(diào),由于不涉及犯罪,公安機關對公民因個人失誤轉賬出錯一般不予立案偵查。但公安機關可以出具證明,以便于查詢銀行信息和依當事人申請進行調(diào)解。在與對方溝通時,應當說明情況,禮貌溝通,表達歉意,爭取對方的諒解。這個過程中,可以對聯(lián)系溝通情況進行錄音,保留必要的證據(jù)。在確實協(xié)商未果的情況下,要盡快向法院提起訴訟,并在訴訟期內(nèi)及時提出財產(chǎn)保全申請,以保證款項不被轉移,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碰到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作為不當?shù)美囊环綉摶谡\實守信原則,將不當?shù)美颠€給當事人,否則飛來橫財不返是要擔法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