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欲速不達的意思◥
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語出《論語.子路》。
◣欲速不達的典故來源◥
《論語.子路》子夏1>為莒父宰2>,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大,大事不成。」
〔注解〕(1)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wèi)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2)宰:古官名。此指邑、縣一級的地方行政長官。
◣欲速不達是誰的典故 欲速不達典故解析◥
子夏是春秋時代衛(wèi)國人,為孔子得意門生之一。有一次,他要到莒父這個地方擔任行政長官,臨行前,他前去請教孔子為政之道??鬃訉λf:「不要一味地求快,也不要只顧眼前的小利益。一味地求快,反而無法達到目的;只顧眼前的小利,反而無法做成大事?!箍鬃又赃@樣說,那是因為雖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為唯一目的,就難免馬虎隨便,忽略許多應有的細節(jié),甚至可能因而出錯。如此,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救錯誤,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說的「欲速則不達」,便是這個意思。所以後來「欲速不達」就被用來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所統(tǒng)治的地方只有黃河、淮河流域一帶,北有契丹和北漢,西有後蜀,南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讓宋太祖坐立難安,希望能盡快把這些小國消滅或制服,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開寶二年,宮中舉辦春宴時,太祖就與大臣魏仁浦耳語道:「我想親自帶領軍隊去討伐北漢,你覺得怎麼樣?」魏仁浦認為北漢有契丹為後盾,宋朝軍力還不足以克之,於是便回答:「欲速不達。」但太祖并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十月即率大軍北上,後來果然因為契丹派軍支援,導致宋軍無功而返。由這個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進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時也要能兼顧各種條件的配合,如此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Yu Su Bu Da
下一篇:面紅耳赤的意思 面紅耳赤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顧名思義的意思 顧名思義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