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幸災樂禍的意思◥
「幸災」,以災難為幸。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樂禍」,以禍害為樂。語出《左傳.莊公二十年》?!感覟臉返湣怪笇端说牟恍以庥鲆詾闃贰!鳌钙ぶ淮?,毛將安傅」
◣幸災樂禍的典故來源◥
1、「幸災」:《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1>饑2>,使乞糴3>于晉4>,晉人弗與5>。慶鄭6>曰:「背施7>無親,幸災不仁,貪愛8>不祥,怒鄰9>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援必斃。是則然矣?!闺缴湓唬骸笩o損於怨,而厚於寇,不如勿與?!箲c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菇q讎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注解〕(1)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陜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2)饑:荒年。(3)糴:音ㄉ|ˊ,買入谷物。(4)晉:春秋時國名。據(jù)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qū),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5)弗與:不給。(6)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莨哪陼x饑,秦以糧助晉。次年秦饑,晉拒助之,慶鄭諫而無效。後秦伐晉,晉敗,惠公被俘,釋歸後,公乃殺慶鄭。(7)背施: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8)貪愛:貪物愛財,不與人分享。(9)怒鄰:得罪鄰國。
2、「樂禍」:《左傳.莊公二十年》冬,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遍舞。鄭伯聞之,見虢叔曰:「寡人1>聞之:哀樂失時2>,殃咎3>必至。今王子頹4>歌舞不倦,樂禍也。夫司寇5>行戮,君為之不舉6>,而況敢樂禍乎?奸王之位,禍孰大焉?臨禍忘憂,憂必及之。盍納王乎?」虢公曰:「寡人之愿也?!?p>〔注解〕(1)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詞。(2)失時:不合時宜。(3)殃咎:災禍責罪。(4)王子頹:(?~西元前673),春秋時周人,莊王寵妾之子?;萃鯐r,大夫邊伯等為亂,惠王出奔至鄭,乃立子頹為王。(5)司寇:掌理刑獄之官。(6)不舉:不舉辦盛宴。舉,舉宴。
◣幸災樂禍是誰的典故 幸災樂禍典故解析◥
「幸災樂禍」系由「幸災」及「樂禍」二語組合而成。「幸災」見於《左傳.莊公二十年》,故事是說晉惠公時,晉國發(fā)生饑荒,秦國賣糧給他們,幫助晉國度過難關。第二年,秦國也遇上荒年,向晉國購買糧食,晉國卻不答應。大夫慶鄭覺得這樣不妥,勸晉惠公說:「忘恩負義會導致無親;看見別人有難而高興是不仁;貪愛財物不與人分享是不祥之舉;得罪鄰國是不義的行為。這四種美德都沒有,如何能維持國家的長久?」雖然慶鄭不斷地勸說,但惠公還是沒采納他的意見。果真秦國收到消息後非常氣憤,隔年起兵攻打晉國,晉國非但大敗,連惠公都被俘虜了。此處原文就用了「幸災不仁」?!笜返湣挂婌丁蹲髠鳎f公二十年》,故事是說春秋時,周莊王的寵妾生了個兒子子頹,個性荒淫無知?;萃鯐r,有幾個大臣發(fā)動叛亂,奪取政權(quán),將惠王驅(qū)逐,改立子頹為王?;萃跆拥洁崌崊柾醮蛩銖闹姓{(diào)停,但聽說子頹和大臣們每天聽歌觀舞、-作樂,便對虢叔說:「我聽說表達哀樂不看時機,必會遭致災禍,子頹在國家動亂時還那樣日夜笙歌,簡直是『樂禍』。連刑官在執(zhí)行死刑時,君王都不應設宴享樂,更何況是他們用不正當?shù)氖侄螉Z取王位之時。眼前大禍臨頭還不知憂慮,這種人能接受他嗎?」於是決定轉(zhuǎn)而支持周惠王。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幸災樂禍」,用來指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
Xing Zai Le Huo
下一篇:嬌生慣養(yǎng)的意思 嬌生慣養(yǎng)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養(yǎng)精蓄銳的意思 養(yǎng)精蓄銳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