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按兵不動的意思◥
暫時停止-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語本《荀子.王制》。後用「按兵不動」形容暫時不采取行動。
◣按兵不動的典故來源◥
?!盾髯樱踔啤?i>1>具具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強(qiáng)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臧否也,制與在此,亡乎人。……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殷2>之日,案3>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4>,偃然5>案兵6>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7>也。案平政教,審節(jié)奏,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yǎng)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剸天下之美矣。權(quán)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1)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2)殷:富足、富裕。(3)案:同「安」,語助詞。(4)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5)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6)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7)相卒:相抵觸、相對抗。
〔參考資料〕《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wèi),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謀利而得害,猶弗察也。今蘧伯玉為相,史佐焉,孔子為客,子貢使令於君前,甚聽。《易》曰:『渙其群,元吉?!粶o者,賢也;群者,眾也;元者,吉之始也;渙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凡謀者疑也,疑則從義斷事。從義斷事則謀不虧,謀不虧則名實(shí)從之。
◣按兵不動是誰的典故 按兵不動典故解析◥
荀子,名況,戰(zhàn)國時趙人。學(xué)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圣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dǎo)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jié)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qiáng)盛時,要采取中立的態(tài)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并停止-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斗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采取行動。
An Bing Bu Dong
下一篇:恃才傲物的意思 恃才傲物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息事寧人的意思 息事寧人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