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分庭抗禮的意思◥
「分庭抗禮」之「抗」,典源作「伉」,對等、匹敵之義。「分庭抗禮」指分處庭中,相對設(shè)禮,以平等的禮節(jié)相見。比喻地位相當。語本《莊子.漁父》。後亦用「分庭抗禮」比喻兩者對立?!鳌钙狡鹌阶?p>
◣分庭抗禮的典故來源◥
《莊子.漁父》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發(fā)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jù)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驮唬骸肝崧勚?,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1>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2>威也。萬乘之主3>,千乘之君4>,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5>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6>,而夫子曲要磬折7>,言拜而應(yīng),得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嘆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解〕(1)由:仲由(西元前542~前480),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人??鬃拥茏?,性好勇、事親孝。仕衛(wèi),死於孔悝之難。富-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2)其:指漁父。(3)萬乘之主:指大國諸侯。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後世因稱天子為萬乘。戰(zhàn)國時稱諸侯國小者為千乘,大者為萬乘。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4)千乘之君:指小國諸侯。周制國家有事,諸侯出車千乘,故以千乘為諸侯的代稱。戰(zhàn)國時稱諸侯國小者為千乘,大者為萬乘。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5)倨敖:驕慢不恭。倨,音ㄐㄩˋ。敖,音ㄠˋ,通「傲」。(6)杖拏逆立:持扙背對。拏,音ㄋㄚˊ,執(zhí)持。(7)曲要磬折:彎腰屈身如磬,以示恭敬。曲,音ㄑㄩ,彎折。要,音|ㄠ ,通「腰」。磬,音ㄑ|ㄥˋ,樂器名。
◣分庭抗禮是誰的典故 分庭抗禮典故解析◥
「分庭抗禮」原作「分庭伉禮」?!肚f子.漁父》中曾記載一段關(guān)於孔子的故事。有一天,孔子帶著弟子到郊外游玩,遇到一位老漁夫??鬃优c他談話後,覺得他見多識廣,談吐不俗,似非普通人,便問他住處,想再上門多向他請教些道理,沒想到漁夫卻不理會,撐船而去??鬃酉喈斁粗厮?,站在岸邊一直等到他人影消失後才離去。他的學(xué)生子路無法理解老師何以如此尊敬一位漁夫,便問:「學(xué)生侍奉夫子您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從沒見過有人這樣對您。以往天子諸侯接見您,沒有不以相稱的禮節(jié)對待,您總還有些高傲不屈的神色。今天這位漁夫?qū)δ鸁o禮,您卻彎腰屈身,對他如此恭敬,有點不合理吧?」孔子便趁機教育子路,指出人無貴賤之分,只要懂得道理,都值得尊敬。文中的「分庭伉禮」指諸侯以分處庭中,相對設(shè)禮,以平等的禮節(jié)對待孔子。後來「分庭抗禮」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當。亦用於比喻兩者對立。
Fen Ting Kang Li
下一篇:虛有其表的意思 虛有其表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垂頭喪氣的意思 垂頭喪氣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