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後生可畏的意思◥
比喻年輕人的成就超越先輩,令人敬畏。語出《論語.子罕》。
◣後生可畏的典故來源◥
《論語.子罕》子曰:「後生可畏,焉1>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2>焉,斯亦不足畏也已?!?p>〔注解〕(1)焉:發(fā)問詞,怎麼。(2)聞:名望、成就。
◣後生可畏是誰的典故 後生可畏典故解析◥
孔子是春秋的賢人,於魯國從政時,魯國大治。後因-理念與國君不合,周游列國十三年,卻未受到其他國君的重用。晚年返回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孔子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民教育的先河,門下有弟子三千人。孔門後學記錄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間的問答之語,而成《論語》一書,其中可見孔子思想的脈絡,以及他的治學方式。由於孔子一生在-上未能施展抱負,所以他對門下弟子的期許極大。在〈子罕〉篇中,孔子便說:「不可以小看年輕人啊!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將來的成就,不會超過我們這一輩呢?如果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任何可以稱道的成就,那他也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作為。」一方面表現(xiàn)出孔子對年輕人的無窮期待,一方面也是警惕和勉勵年長者,如果只會倚老賣老而不肯努力,就會被後生晚輩趕上。後來「後生可畏」演變?yōu)槌烧Z,用來比喻年輕人的成就超越先輩,令人敬畏。
Zuo S-eng Ke Wei
下一篇:三思而行的意思 三思而行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得寸進尺的意思 得寸進尺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