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本末倒置的意思◥
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語本《禮記.大學(xué)》。後用「本末倒置」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鳌篙p重倒置」
◣本末倒置的典故來源◥
《禮記.大學(xué)》大學(xué)1>之道,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解〕(1)大學(xué):博學(xué)。(2)明德:至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賦於天的最美善之德性。(2)親民:親近民眾,使民日新其德。
◣本末倒置是誰的典故 本末倒置典故解析◥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jié)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xì)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抖Y記.大學(xué)》里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咕褪窃谡f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xiàn)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jié)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xiàn)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xué)之記〉說到:「當(dāng)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挂馑际钦f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yīng)有的判斷。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副灸┑怪谩惯@句成語當(dāng)就從〈大學(xué)〉文義演變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Ben Mo Dao Z-i
下一篇:沾沾自喜的意思 沾沾自喜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意思 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