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聲色俱厲」。見「聲色俱厲」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聲色俱厲」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晉.裴啟《語林》(據(jù)《太平御覽.卷七○三.服用部五.如意》引)1>石崇2>與王愷3>爭豪。晉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以珊瑚高二尺許,愷以示之,崇以鐵如意擊之,應手瓦碎。愷聲色俱厲。崇曰:「此不足恨?!鼓嗣∩汉?,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校4>,愷悵然自失5>。
〔注解〕(1)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六.明帝紀》。(2)石崇:西元249~300,晉南皮人,字季倫。元康初累官至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財無數(shù)。在河陽營建金谷別墅,後拜衛(wèi)尉,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八王之亂時,他與齊王冏結(jié)黨,為趙王倫所殺。(3)王愷:字君夫,生卒年不詳,晉東海人。官至後軍將軍,少以才力著名,肆其意色,無所忌憚,與石崇斗富,極盡奢華之能事。(4)校:當為「枚」之誤,《世說新語.汰侈》正作「枚」。(5)悵然自失:神志迷惘,若有所失的樣子。
〔參考資料〕《晉書.卷六.明帝紀》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贡娊砸詾樾湃唬刂\遂止。
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聲色俱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聲色俱厲」一語,普遍出現(xiàn)在晉和六朝的文獻,例如裴啟《語林》、劉義慶《世說新語》、《晉書.卷六.明帝紀》等。在較早的《語林》中提到一段故事:晉時石崇與王愷斗富,用盡了華美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飾。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經(jīng)常幫助王愷,給他一些珍寶。有一次,晉武帝把一枝高二尺左右的珊瑚賞賜給王愷,這珊瑚樹枝條茂盛,世上很少有能與它媲美的。王愷把它拿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敲它,隨手就打碎了。王愷非常惋惜,聲音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咕徒惺窒掳炎约旱纳汉髂脕恚哌_三尺、四尺,光彩奪目,總共有六十多枚。王愷看了神情顯得迷惘,一付若有所失的樣子。後來「聲色俱厲」演變?yōu)槌烧Z,被用來指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Ci Se Ju Li
下一篇:千謀百計的意思 千謀百計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手卷不釋的意思 手卷不釋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