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塞耳偷鈴的意思◥
義參「掩耳盜鈴」。見「掩耳盜鈴」條。
◣塞耳偷鈴的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不茍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鉆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1)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2)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制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非鈴也,鐘也?!?3)負:以肩背物。(4)椎:音ㄓㄨㄟ。敲打東西之器具。(5)況然:狀聲詞,敲鐘時所發(fā)出之聲音。(6)遽揜其耳:急忙掩住耳朵。遽,音ㄐㄩˋ,急忙。揜,音|ㄢˇ,通「掩」,遮蓋。
◣塞耳偷鈴是誰的典故 塞耳偷鈴典故解析◥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春秋時,晉國的范吉射被智伯消滅後,有人在他家中看到一口鐘,想把他偷走??墒沁@鐘實在是太大了,根本無法背走,於是就打算把鐘敲碎後再一塊一塊的拿走??墒且粍邮智?,鐘便發(fā)出洪亮的響聲。他怕這鐘聲會引來他人的搶奪,於是急忙將自己雙耳摀住,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那麼別人也就聽不到了。後來這個愚蠢行為的故事被濃縮成「掩耳盜鈴」,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出現(xiàn)「掩耳盜鈴」的書證如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列朝.朝覲官進獻》:「夫既曰官銀,那有無礙之理,真掩耳盜鈴也。」然而從古書里的記載,卻不難看出早期文獻的「鈴」都是作「鐘」,例如北齊.劉晝《劉子.卷二.慎獨》用的就是「盜鐘掩耳」,《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又省作「盜鐘」。
Sai Er Tou Ling
下一篇:潛移暗化的意思 潛移暗化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空腹便便的意思 空腹便便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