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一丘之貉」。見「一丘之貉」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一丘之貉」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長樂者,宣帝在民間時與相知,及即位,拔擢親近。長樂嘗使行事(隸)〔肄〕宗廟,還謂掾史曰:「我親面見受詔,副帝(隸)〔肄〕,秺侯御?!谷擞猩蠒骈L樂1>非所宜言,事下廷尉2>。長樂疑惲3>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4>降者道單于5>見殺6>,惲曰:『得不肖7>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8>,自令身無處所9>。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10>親任大臣,即至今11>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粣镣?以誹謗當(dāng)世12>,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注解〕(1)長樂:戴長樂。西漢時人,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仆。(2)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3)惲:音ㄩㄣˋ。楊惲 (?~西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4)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5)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6)見殺:被殺。(7)不肖:不賢,沒有才能。(8)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shè)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采用。畫,設(shè)計、籌謀。(9)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10)令:假使。(11)至今:延續(xù)到今。(12)當(dāng)世:指漢宣帝。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丘之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據(jù)《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載,漢朝時的楊惲(ㄩㄣˋ),父親楊敞是昭帝時的丞相,他自己能力又強,所以年輕時就在朝廷里擔(dān)任要職,聲名顯赫。因少年得志,所以不覺中顯露驕傲的態(tài)度,常常得罪別人,其中與宣帝最寵信的太仆戴長樂的私仇最深。有一次戴長樂被人告了一狀,他懷疑是楊惲慫恿的,所以也上書控告楊惲誹謗當(dāng)今皇上。其中一條罪狀大意是說: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正談?wù)撍麄兪最I(lǐng)單于(ㄔㄢˊ ㄩˊ)被人殺害的消息。楊惲聽了之後,就發(fā)表議論說:「單于真是昏庸的君主,雖然他的大臣替他設(shè)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采用,結(jié)果送上自己的性命。這就好比歷史上秦朝的君主一樣,因為聽信小人而殺害忠貞大臣,結(jié)果遭到-的噩運。如果當(dāng)時秦朝的君王肯采納忠言,也許今天還是秦朝的天下呢!從古到今的國君都喜愛聽信小人的話,真像出自同一山丘的貉(ㄏㄜˊ,一種形似狐貍的野獸)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楊惲如此借古諷今,實在是太猖狂無禮了!宣帝聽了很生氣,就將楊惲免職。後來「一丘之貉」由此演變而來,用來比喻彼此同樣低劣,并無差異。
He Yi Qiu
下一篇:魚目為珠的意思 魚目為珠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殷殷不倦的意思 殷殷不倦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