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全劇共四幕,內(nèi)容乃是敘述:
大雨阻斷交通,讓周轉不靈的胡凡義與曾化德、害怕兒子飛機失事的董事長彭孝柏、深陷作曲之苦的音樂家邱大為、擔心女兒葉小珍呆癡的葉堯治夫妻,聚集在蓬萊別館。此時,雜耍班子進到客滿的別館,為得以棲身一晚,雜耍班成員各自使出看家本領,雖小猴兒的倒立、舞娘們的舞蹈……皆別具特色,但懂得察言觀色的小丑紅鼻子神賜,因能洞悉旅客的煩惱,而使雜耍班子得以留宿一晚外,更意外獲得另一場演出機會。正當演出高潮時,一名女子抓下紅鼻子的面具,使表演戛然中止。
這名女子即是紅鼻子現(xiàn)實生活中的妻子──王佩佩,她為了尋找離家多年的神賜,來到了蓬萊別館。其後,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了解到:神賜自幼過著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富裕生活,長大後亦在能干妻子照顧下,既不曾煩惱,也不能決定瑣事。他從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故離家出走,用自己眼睛看世界。雖然擔任過老師、推銷員等職務,但沒一件事做得好,直到他進入雜耍班,戴上面具成為一名小丑(紅鼻子)後,才不再感到害怕。
躲在面具後的神賜,能解決彭孝柏、邱大為……的煩惱,卻不能在妻子抓下面具後,改變自己的命運。天晴後,舞娘丙惡作劇溺水,不會游泳的神賜,戴上面具踏上自己所選擇的路。而曾受紅鼻子幫助的人,竟在獲知公路修復通車後,爭先恐後地離開,舞臺上獨留昏亂的雜耍班以及王佩佩的囈語:「我知道他不會回來的!」
關於《紅鼻子》結尾,不會游泳的神賜選擇縱身海里,究竟是自殺?還是想救人?歷來聚訟不已。雖然姚一葦對此曾表示:紅鼻子步出旅館大門時,他是想去救人;但從劇中紅鼻子伸手阻止王佩佩干預的果斷動作,可確知:他選擇生存方式和意義的堅定決心。深信神賜在縱身海里的剎那,他獲得了想要的快樂,也達到了精神的永恒和不朽。
《紅鼻子》首演於1970年的臺灣,時值大陸文化大革命,臺灣忌「紅」,故《紅鼻子》曾一度改名為《快樂的人》。1982年,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將《紅鼻子》搬上北京舞臺,此舉刺激了中國大陸處於萌芽階段的現(xiàn)代派戲劇運動,也開啟了《紅鼻子》躍登日本舞臺的濫觴?!庚X輪劇團」團長小林宏為將此劇搬上日本舞臺,不僅先將女兒送到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學習,等女兒歸國將劇本譯成日文後,方才進行籌備工作;1987年戲開演前,小林宏甚至還來臺會見姚一葦,請其赴日觀賞這花了五年時間策劃、準備的演出。
附錄:《紅鼻子》演出紀錄
1970年: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於臺北演出,導演趙琦彬。
1982年: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於北京演出,導演陳顒。
1982年: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於上海演出,導演王嘯平、錢祖武。
1987年:齒輪劇團於岐阜演出,導演小林宏。
1989年:於臺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導演姚一葦、陳玲玲。
1998年:政治作戰(zhàn)學校影劇系於臺北演出,導演李永祥。
參考資料
下一篇:當代展演空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