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由「方圓劇團」創(chuàng)始團員彭雅玲在1995年創(chuàng)團成立「歡喜扮戲團」之後,即以口述歷史為劇團主要的表演內容,其中,平均65歲以上年長者的團員們的生命經歷故事被編導彭雅玲編輯成「臺灣告白系列」,發(fā)展出獨特的常民口述歷史系列。從1995年到2003年「臺灣告白系列」已有十集。歡喜扮戲團也因此而受邀參與國際間的演出。
首部作品為《臺灣告白歲月流轉50年》(1995),是為紀念二次大戰(zhàn)終戰(zhàn)50年,應英國「流轉歲月中心」邀請制作,語言以福佬語為主,劇中以影像、歌謠帶岀舊時光的歷史,參與演員有歌仔戲天候黑貓云、車鼓陣藝人吳天羅、那卡西盲人歌手李炳輝、「魅登峰」演員李秀、吳文成、「歡喜扮演團」蔡進興。
《臺灣告白(二):黑狗兄黑貓姊游臺灣》(1996)是描寫外省籍的演員回想自己從大陸離家到臺灣的心路歷程;接著從1997年到1999年的3年間,每年創(chuàng)作一出戲,均是以福佬語為主并包含外省族群的故事,分別演出了《臺灣查埔人的故事》(1997)、《如果你叫我》(1998)、《一老一少(童年啟示錄)》(1999)。
2000年開始了客家族群與客家語言的系列,第一部為《我們在這里》(2000)探索客家族群在為何在都市中消失,以及客家族群所共同擁有的記憶。
接著,2002年創(chuàng)作了福佬語的《母親》,藉由不同世代的母親,描述數(shù)十年前臺灣家庭的生活情形,以母親為主軸帶出人們共同的生命經驗,表現(xiàn)親情關懷與獨立自主間的拉鋸,也表現(xiàn)了令人倍感親切的臺灣俚語。
《臺灣告白(八):千姿百態(tài)畫旦角》(2002)是由歌仔戲小生演員謝月霞與年輕一輩小生、小旦曹雅嵐、邱芳璇主演,故事是一位女性小生演員如何在舞臺上扮演男性,在舞臺下身為女性的內在掙扎。
之後的系列分別是《臺灣告白(九):臺北發(fā)的尾班車》(2002)、《臺灣告白(十):春天來的時候》(2003),《春天來得時候》是以六段不同的家庭故事,述說客家莊「出走的客家人」各種辛酸或無奈的出走理由,以及在大都會中尋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故事。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