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禁忌與田都元帥有關(guān)。據(jù)傳元帥之母未婚而有孕(或有傳說為私生子),於是元帥出生以後,遂被母親棄之於田埂之間,幸好有田中的毛蟹與母鴨用涎液喂哺,元帥才得以幸存。另外根據(jù)「新興閣」第三代傳人鍾秀智先生所言,田都元帥少年進(jìn)京趕考時,曾因勞累與日曬過度,昏倒在田邊,幸有田邊的螃蟹爬上岸,以水沫濡濕元帥,他才得以轉(zhuǎn)醒,繼續(xù)趕路(見《民俗曲藝》第40期,1986年3月,p180)。戲班為感念螃蟹對祖師爺?shù)木让?,遂有不吃毛蟹的?xí)俗,尤其是崇祀田都元帥的戲種,如:九甲戲、歌仔戲、南管戲等等,此更為一大忌諱。有些戲班在海邊演戲,看到有人賣毛蟹,還必須買下來放生(見《民俗曲藝》第40期,1986年3月,p174)。根據(jù)這個傳說,現(xiàn)在田都元帥的塑像的額頭上,或是嘴邊,常畫有螃蟹的圖案,以表示不忘恩公之意。
參考資料
石弘毅〈臺灣傳統(tǒng)戲劇的戲神信仰與禁忌〉,《空大學(xué)訊》,2004年4月1日,p81。 蔡啟國〈中國傳統(tǒng)劇場之規(guī)矩與禁忌:川劇〉,《民俗曲藝》第40期,1986年3月,p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