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欲蓋彌彰的意思◥
形容想要掩飾過失,反而使過失更加明顯。語本《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欲蓋彌彰的典故來源◥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冬,邾黑肱以濫來奔,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雖賤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是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1>,不為義疚2>。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3>,懲不義也。齊豹為衛(wèi)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叛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shù)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注解〕(1)回:違反。(2)疚:音ㄐ|ㄡˋ,慚愧後悔。(3)章:表揚、顯揚。
◣欲蓋彌彰是誰的典故 欲蓋彌彰典故解析◥
孔子的《春秋》,在魯昭公三十一年記載了一條史事:「冬,黑肱以濫來奔?!埂蹲髠鳌穼@條記載作了這樣的闡釋:魯昭公三十一年冬天,邾國人黑肱帶著濫城投奔魯國。按《春秋》的筆法,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和枝微末節(jié)的事情并不值得記載,這則史事會被記錄下來是因為關(guān)系到魯國的國土變動。君子說:「出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黑肱,雖然他帶著土地投奔魯國,是為了求生存而非求出名,但是被史-錄下來,反而留下壞名聲。所以君子在行動時會想到禮,在做事時會想到義,不會為了利益違背禮,也不會作出不義的事後,才感到愧疚。有的人想追求名聲,《春秋》卻不加記載,有的人想要掩飾,反而被明白地記了下來,這是為了懲罰不義之人?!贯醽怼赣w彌彰」這句成語,就從原文「欲蓋而名章」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想要掩飾過失,反而使過失更加明顯。
Yu Gai Mi Z-ang
下一篇:外強(qiáng)中乾的意思 外強(qiáng)中乾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數(shù)典忘祖的意思 數(shù)典忘祖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