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與虎謀皮」。見「與虎謀皮」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與虎謀皮」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符子》(據(jù)《太平御覽.卷二○八.職官部.司徒下》引)魯侯欲以孔子為司徒,將召三桓而議之,乃謂左丘明曰:「寡-以孔丘為司徒而授以魯政焉。寡人將欲詢諸三子。」左丘明曰:「孔丘,圣人與!夫圣人在政,過者離位焉,君雖欲謀其罪,弗合乎!」魯侯曰:「吾子奚以知之?」丘明曰:「周人有愛裘1>而好珍羞2>,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3>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4>逃於重丘5>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6>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謀失之矣。今君欲以孔丘為司徒,召三桓而議之,亦以狐謀裘,與羊謀羞哉?!轨妒囚敽钏觳慌c三桓謀而召孔丘為司徒。
〔注解〕(1)裘:用毛皮做成的衣服。(2)珍羞:珍奇美味的食物。(3)少牢:古代祭禮的犧牲,只用羊、豕二牲即稱為「少牢」。少,音ㄕㄠˋ。(4)相率:互相帶引,一個接一個。(5)重丘:一層層重疊的山丘。重,音ㄔㄨㄥˊ。(6)制:通「制」。制造。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與虎謀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與虎謀皮」的意思是向老虎商量要取牠的皮,皮是老虎的生命必需品,當(dāng)然牠是不肯了。所以「與虎謀皮」用來比喻所謀者與對方有利害沖突,事情必辦不成??计涞涔蕘碓纯赡艹鲎浴斗印防镆粍t「與狐謀皮」的寓言。據(jù)載,魯定公時,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績效卓然。一年以後,定公又想授予孔子司徒一職。他告訴太史左丘明說:「我想請孔丘任司徒,不過得先問問三桓的意見?!埂溉浮故侵隔敾腹娜齻€孫子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他們掌握著當(dāng)時魯國的實(shí)際政權(quán),但-主張與孔子是處於對立的狀態(tài),左丘明知道他們絕對不會同意讓孔子任司徒一職,於是用一則寓言作比喻,以勸阻定公。他說:「周朝有個人很喜歡皮制的裘衣,也喜歡吃珍奇美味的食物。有一次,他想制作一件價值千金的皮衣,還想舉辦一場備有很多羊肉的盛宴,於是分別去和狐貍和羊商量,希望牠們能提供毛皮和羊肉。他話都還沒說完,所有的狐貍就互相引領(lǐng)逃往深山,所有的羊也彼此呼叫著躲藏進(jìn)茂密的樹林。結(jié)果,這個人花了十年都做不成一件皮衣,花了五年也辦不了一場盛宴。這是為什麼呢?是因?yàn)樗义e了商量的對象?!刽敹ü犃诉@個故事,立即明白如果他去和-立場與孔子沖突的三桓商量,所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而「與狐謀皮」的寓言故事,可能就是後來「與虎謀皮」的出處,只是把「狐」改成「虎」。除了原有的寓義外,更因老虎是種猛獸,就更強(qiáng)調(diào)了寓言中「找錯對象」的意思。
Yu Hu Yi Zuo
下一篇:千金諾的意思 千金諾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循次漸進(jìn)的意思 循次漸進(jìn)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