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明目張膽」。見「明目張膽」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明目張膽」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張耳陳余列傳》陳涉起蘄,至入陳,兵數(shù)萬。張耳、陳余上謁陳涉。……陳中豪杰父老乃說陳涉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率士卒以誅暴秦,復立楚社稷,存亡繼絕,功德宜為王。且夫監(jiān)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愿將軍立為楚王也。」陳涉問此兩人,兩人對曰:「夫秦1>為無道2>,破人國家,滅人社稷3>,絕人後世,罷4>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強。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jù)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yè)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龟惿娌宦?,遂立為王。
〔注解〕(1)秦:西元前248~207,戰(zhàn)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tǒng)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tǒng)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2)無道:不行正道。(3)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就用來泛稱國家。(4)罷:音ㄆ|ˊ,通「疲」,勞乏、困倦。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二.張耳陳余傳》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明目張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明目張膽」原作「瞋目張膽」。據(jù)《史記.卷-.張耳陳余列傳》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張耳和陳余都是戰(zhàn)國魏人。陳涉(即陳勝,秦陽城人)與吳廣起兵反秦時,張、陳二人一起投入陳涉旗下,并得到陳涉的重用。陳中這個地方的父老一致認為陳涉英勇反抗秦朝、光復楚地,功勞很大,希望立他為楚王。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他們回答說:「秦朝暴虐無道,奴役百姓,搜括錢財,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yè)。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無法成就帝業(yè)。」但是陳涉聽不進去,仍自立為楚王。這里的原文「瞋目張膽」本來是「張大眼,壯著膽」的意思,後來演變出「明目張膽」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有膽識,無所畏懼?,F(xiàn)在語義則轉化為貶義,用來比喻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
Bing Mu Z-ang Dan
下一篇:叩心泣血的意思 叩心泣血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時與愿違的意思 時與愿違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