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攀柱,字月樵,號棄生,彰化鹿港人。臺灣割讓後,改名繻,字棄生。祖父至忠由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渡海來臺,初居彰化東螺堡,經(jīng)營銀樓生意。父江霖因避戴潮春之亂,移居鹿港。自幼岐嶷,學習制藝,皆名列前茅。1889年以案首入泮。乙未割臺後,與施仁思、許肇清等人,被任命為中路籌餉局委員。事敗後,知時勢已非,乃閉門讀書,潛心著書,不與世事。30多年間,非親友或門人不肯接見。同時,堅不剪辮,拒穿洋服,拒講日語,終生以遺民自居。詩文造詣極高,多露其沉郁悲壯之聲,且查諸戰(zhàn)紀皆紀實事,兼寓抑揚褒貶,曾與許夢青、施梅樵等人共組鹿苑吟社,其詩才與氣節(jié),最為當時騷壇所推崇。著有《寄鶴齋詩文集》兩部、《寄鶴齋詩話》、《寄鶴齋尺牘》、《時勢三字編》、《八州游記》、《游華詩草》,以及中西、中英、中東、臺灣等四部戰(zhàn)紀。
參考資料
〔★吳文星,《鹿港鎮(zhèn)志?人物篇》,2000〕〔→《寄鶴齋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