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康熙60年(1721)五月朱一貴事件爆發(fā)時與通事張達(dá)京率岸里社番守御大肚溪,截?fù)酎h徒。
2.雍正4年(1726),圍剿水沙連社。
3.雍正9年至10年間(1731-1732),助清廷平定大甲西社領(lǐng)導(dǎo)之大規(guī)模中部平埔族之亂。因而事後王郡提督帶至北京兵部引見,成為第一位受皇帝召見的原住民,且受賞予大片埔地供拓墾。雍正12年敘封正七品官銜,更賜封蟒袍等寶物。
4.乾隆2年(1737),後壠、加志閣社不馴,潘敦仔帶岸里社人隨北路參將祈光瀚、淡水廳同知趙奇芳,搜山擒捕。而乾隆5年(1740)賜岸里社土官熟番敦仔姓潘。同年10月,巡臺御史楊二酉賞「忠勇可嘉」匾額。
5.乾隆7年(1742),南北投社王永興謀叛,潘敦又率眾征剿。
潘敦仔累積財富與地方勢力後便積極漢化,薙發(fā)、冠漢人姓氏。乾隆23年(1758)繼張達(dá)京後,接任岸里九社的總通事;乾隆31年(1766),進(jìn)一步招撫東勢山區(qū)十三社(泰雅族)歸化,將個人勢力推向另一高峰。乾隆36年(1771),潘敦仔逝世,葬於大社楓仔林,後遷大社潘家墓園。
參考資料
下一篇:潘賢文(Toanihanmoke)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潘文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